两个相同大小的分区,使用`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1 –level=1 –raid-devices=2 /dev/sda1
在Linux系统中搭建RAID 1,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详细的搭建步骤:
准备工作
-
确认硬盘:确保有至少两块硬盘可用于搭建RAID 1,可以使用
lsblk
或fdisk -l
命令查看系统中的硬盘设备名称,如/dev/sda
、/dev/sdb
等。 -
备份数据:因为搭建RAID 1的过程会对硬盘进行格式化等操作,会导致硬盘上原有的数据全部丢失,所以如果硬盘上有重要数据,需要提前备份。
-
安装mdadm工具:大多数Linux发行版默认可能已经安装了
mdadm
工具,可以通过rpm -qa | grep mdadm
(Red Hat系)或dpkg -l | grep mdadm
(Debian系)命令查看是否安装,如果没有安装,可以使用包管理工具进行安装,例如在CentOS或RHEL系统中使用yum install mdadm
,在Ubuntu或Debian系统中使用apt-get install mdadm
。
创建RAID 1阵列
-
查看磁盘信息:使用
fdisk -l
命令再次确认要用于RAID 1的磁盘信息,包括磁盘大小、型号等,确保选择的磁盘符合要求。 -
创建RAID 1阵列:使用
mdadm --create
命令创建RAID 1阵列,要将/dev/sda
和/dev/sdb
创建为RAID 1阵列,并指定阵列设备为/dev/md0
,可以执行以下命令: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1 --raid-devices=2 /dev/sda /dev/sdb
--level=1
表示创建RAID 1阵列,--raid-devices=2
表示使用两块磁盘,后面的/dev/sda
和/dev/sdb
是要加入阵列的磁盘设备。 -
查看阵列状态:创建完成后,可以使用
cat /proc/mdstat
命令查看RAID阵列的状态,正常情况下应该显示类似以下内容:Personalities : [raid1] md0 : active raid1 sda[0] sdb[1] 1048576 blocks [2/2] [UU]
这表明RAID 1阵列已经成功创建并且两块磁盘都处于活动状态。
配置持久化保存
-
保存配置文件:将RAID 1的配置信息保存到
/etc/mdadm/mdadm.conf
文件中,以便在系统重启后能够自动加载RAID配置,可以使用以下命令:mdadm --detail --scan | awk '{print $1 " " $2}' > /etc/mdadm/mdadm.conf
然后使用
cat /etc/mdadm/mdadm.conf
命令查看配置文件内容,确保配置信息正确。 -
更新initramfs: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中,还需要更新initramfs,以便在系统启动时能够自动组装RAID阵列,在CentOS或RHEL系统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racut -f
在Ubuntu或Debian系统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update-initramfs -u
格式化与挂载
-
格式化RAID设备:使用
mkfs
命令对RAID阵列设备/dev/md0
进行格式化,例如创建Ext4文件系统,可以执行以下命令:mkfs.ext4 /dev/md0
根据提示完成格式化操作。
-
创建挂载点:创建一个目录作为RAID设备的挂载点,例如创建
/mnt/raid1
目录,可以使用以下命令:mkdir /mnt/raid1
-
挂载RAID设备:使用
mount
命令将RAID设备挂载到创建的挂载点上,mount /dev/md0 /mnt/raid1
可以将数据存储到
/mnt/raid1
目录中,数据会自动同步到RAID 1阵列中的两块磁盘上。 -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为了在系统重启后能够自动挂载RAID设备,需要修改
/etc/fstab
文件,打开/etc/fstab
文件,添加以下一行内容:/dev/md0 /mnt/raid1 ext4 defaults 0 0
保存并退出文件。
监控与维护
-
定期监控状态:定期使用
cat /proc/mdstat
命令查看RAID阵列的状态,确保阵列正常运行,磁盘没有出现故障。 -
处理故障磁盘:如果RAID阵列中的一块磁盘出现故障,
mdadm
会自动将数据从故障磁盘同步到另一块正常的磁盘上,当更换新的磁盘后,可以使用mdadm --add
命令将新磁盘添加到阵列中,mdadm --add /dev/md0 /dev/sdc
然后
mdadm
会自动进行数据重建。
步骤 | 命令示例 | 说明 |
---|---|---|
创建RAID 1阵列 | 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1 --raid-devices=2 /dev/sda /dev/sdb |
指定阵列设备、级别和参与磁盘创建RAID 1阵列 |
查看阵列状态 | cat /proc/mdstat |
查看RAID阵列的当前状态 |
保存配置文件 | mdadm --detail --scan | awk '{print $1 " " $2}' > /etc/mdadm/mdadm.conf |
将RAID配置信息保存到指定文件 |
更新initramfs | dracut -f (CentOS/RHEL)或update-initramfs -u (Ubuntu/Debian) |
更新initramfs以支持RAID启动 |
格式化RAID设备 | mkfs.ext4 /dev/md0 |
对RAID阵列设备创建文件系统 |
创建挂载点 | mkdir /mnt/raid1 |
创建一个目录作为挂载点 |
挂载RAID设备 | mount /dev/md0 /mnt/raid1 |
将RAID设备挂载到指定目录 |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 在/etc/fstab 中添加/dev/md0 /mnt/raid1 ext4 defaults 0 0 |
实现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RAID设备 |
FAQs
问题1:RAID 1阵列中的一块磁盘坏了怎么办?
解答:当RAID 1阵列中的一块磁盘损坏时,mdadm
会自动将数据从故障磁盘同步到另一块正常的磁盘上,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此时需要尽快更换损坏的磁盘,然后使用mdadm --add
命令将新磁盘添加到阵列中,mdadm --add /dev/md0 /dev/sdc
(假设新磁盘为/dev/sdc
),mdadm
会自动进行数据重建,将数据恢复到新添加的磁盘上。
问题2:如何删除RAID 1阵列?
解答:如果要删除RAID 1阵列,首先需要卸载RAID设备,umount /dev/md0
,然后使用mdadm --stop
命令停止RAID阵列,mdadm --stop /dev/md0
,接着可以使用mdadm --zero-superblock
命令清除磁盘上的RAID超级块信息,mdadm --zero-superblock /dev/sda
、mdadm --zero-superblock /dev/sdb
(假设参与RAID的磁盘为/dev/sda
和`/dev/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linux raid1如何搭建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1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