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linux安装 iscsi

Linux 上安装 iSCSI,可先安装相关软件包如 iscsi-init

在Linux系统中安装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通常涉及几个关键步骤,包括安装必要的软件包、配置iSCSI Initiator以及连接到iSCSI目标,以下是详细的步骤指南:

安装iSCSI Initiator软件

  1. 使用yum安装(适用于CentOS/RHEL等)
    • 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安装iscsi-initiator-utils包,该包包含了iSCSI Initiator所需的工具和守护进程:
      sudo yum install iscsi-initiator-utils
    • 安装完成后,启动并启用iSCSI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iscsi
      sudo systemctl enable iscsi
  2. 使用apt安装(适用于Debian/Ubuntu等)
    • 打开终端,执行以下命令安装open-iscsi包: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iscsi
    • 同样,启动并设置iSCSI服务开机自启:
      sudo systemctl start iscsi
      sudo systemctl enable iscsi

配置iSCSI Initiator

  1. 查看发起端名称(IQN)
    • 安装完成后,查看iSCSI Initiator的IQN(Initiator Quorum Name),该名称用于标识iSCSI Initiator节点,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
      cat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 类似于iqn.1998-01.com.example:client,这是iSCSI Initiator的唯一标识符。
  2. 发现iSCSI目标
    • 使用iscsiadm工具来发现可用的iSCSI目标,确保网络连接正常,并且能够访问iSCSI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或主机名,执行以下命令: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目标服务器IP或主机名>
    • 如果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是168.1.100,则命令为: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192.168.1.100
    • 该命令会列出目标服务器上所有可用的iSCSI目标,输出示例如下:
      | 目标地址 | 目标名称 |
      |—|—|
      | 192.168.1.100:3260,1 iqn.2024-01.com.example:storage |
      | 192.168.1.100:3260,2 iqn.2024-01.com.example:backup |
  3. 登录到iSCSI目标
    • 根据发现的目标信息,选择一个目标进行登录,假设要登录到第一个目标,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iscsiadm -m node --login <目标地址>
    • 对于上述示例中的第一个目标,命令为:
      iscsiadm -m node --login 192.168.1.100:3260,1 iqn.2024-01.com.example:storage
    • 登录成功后,系统会建立与iSCSI目标的连接,并将目标设备映射到本地系统。

验证和使用iSCSI设备

  1. 查看磁盘信息
    • 登录成功后,可以使用fdisk -llsblk命令查看新映射的磁盘设备。
      sudo fdisk -l
    • 输出中会显示新添加的磁盘设备,如/dev/sdX,其中X是字母(如ab等)。
  2. 格式化磁盘(可选)
    • 如果磁盘尚未格式化,可以使用mkfs命令进行格式化,将新磁盘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sudo mkfs.ext4 /dev/sdX
    • 请将/dev/sdX替换为实际的设备名称。
  3. 挂载磁盘
    • 创建一个挂载点目录,例如/mnt/iscsi,然后将磁盘挂载到该目录:
      sudo mkdir -p /mnt/iscsi
      sudo mount /dev/sdX /mnt/iscsi
    • 挂载后,可以像使用本地磁盘一样访问iSCSI存储设备。

设置开机自动连接(可选)

为了确保系统重启后自动连接到iSCSI目标,可以将登录命令添加到系统的启动脚本中,在CentOS/RHEL系统中,可以编辑/etc/rc.local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iscsiadm -m node --login <目标地址>

请将<目标地址>替换为实际的目标地址。

卸载和注销iSCSI设备(可选)

如果需要卸载iSCSI设备,可以先卸载挂载点,然后注销iSCSI节点。

sudo umount /mnt/iscsi
iscsiadm -m node --logout <目标地址>

同样,请将<目标地址>替换为实际的目标地址。

FAQs

Q1:如何查看iSCSI连接的状态?
A1:可以使用iscsiadm -m session命令查看当前iSCSI会话的状态,该命令会显示已登录的目标、连接状态、传输速率等信息。

iscsiadm -m session

输出示例:
| SID | Target | State | IQN |
|—|—|—|—|
| 1 | 192.168.1.100:3260,1 iqn.2024-01.com.example:storage | Connected | iqn.1998-01.com.example:client |

Q2:如何更新iSCSI Initiator的软件包?
A2:在CentOS/RHEL系统中,可以使用yum update iscsi-initiator-utils命令更新iSCSI Initiator的软件包,在Debian/Ubuntu系统中,可以使用apt-get update && apt-get upgrade open-iscsi命令进行更新。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如何linux安装 iscsi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11606.html

(0)
酷番叔酷番叔
上一篇 2025年8月17日 01:00
下一篇 2025年8月17日 01:07

相关推荐

  • 如何系统性地测试Linux操作系统?核心步骤、方法与实用工具有哪些?

    测试Linux系统是确保其稳定性、性能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涵盖基础功能、性能指标、安全防护及兼容性等多个维度,以下是详细的测试方法和步骤,帮助全面评估Linux系统状态,系统基础功能测试基础功能测试是Linux测试的起点,主要验证核心模块是否正常运行,启动与关机测试检查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通过dmesg查看启动……

    2025年9月8日
    2600
  • Linux注释具体怎么操作?多场景命令与实例详解指南

    在Linux系统中,注释是提升代码、脚本和配置文件可读性与维护性的核心工具,无论是编写Shell脚本、修改系统配置文件,还是开发应用程序,合理的注释都能帮助自己和他人快速理解逻辑、参数含义或配置目的,本文将详细讲解Linux环境下不同场景下的注释方法,涵盖Shell脚本、配置文件及编程语言的注释语法,并总结最佳……

    2025年9月28日
    1400
  • Linux文件无法执行?权限设置是关键

    核心原理:Linux文件权限Linux中每个文件都有三组权限(均用r、w、x表示):所有者权限:文件创建者组权限:文件所属用户组其他用户权限:系统所有其他用户x 代表可执行权限,若用户身份对应位置有 x,则该用户可执行此文件,查看文件是否可执行的4种方法使用 ls -l 命令(最常用)ls -l 文件名输出示例……

    2025年7月6日
    5700
  • Linux系统如何实现CPU睿频的开启与调节?

    Linux系统下实现CPU睿频(Intel称为Turbo Boost,AMD称为Precision Boost)功能,主要依赖于硬件支持、内核驱动配置以及系统参数调整,睿频技术允许CPU在满足特定条件(如温度、功耗、核心负载)时,动态提升单个或多个核心的运行频率,从而在轻负载任务中提供更高性能,或在重负载时通过……

    2025年10月8日
    700
  • 如何快速清除Linux系统缓存文件?具体步骤与方法是什么?

    Linux系统中的缓存文件是内核为了提升系统性能而设计的,通过预先读取和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到内存中,减少磁盘I/O操作,从而加快程序响应速度,在某些场景下,如内存不足导致系统卡顿、应用需要释放更多内存资源,或清理长期积累的无效缓存时,手动清除缓存文件就成为必要的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Linux系统中不同类型缓存的……

    2025年9月20日
    1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80-883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HI@E.KD.CN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