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安装Linux系统是传统且稳定的安装方式,尤其适合网络环境不佳或需要特定版本系统的场景,以下是详细步骤,涵盖从准备到安装完成的完整流程。
准备工作
- 硬件检查:确保电脑光驱正常工作,准备一张空白DVD(或支持刻录的U盘,但需用刻录软件制作成光盘镜像)。
- 获取ISO镜像:从Linux发行版官网(如Ubuntu、CentOS等)下载对应版本的ISO文件,建议选择“Desktop”版本(适合普通用户)或“Server”版本(适合服务器)。
- 刻录光盘:使用刻录软件(如Windows下的“ImgBurn”或macOS下的“磁盘工具”)将ISO文件刻录为可启动光盘,刻录时选择“刻录映像”模式,而非简单复制文件。
- 备份重要数据:安装系统会清空硬盘数据,提前备份至移动硬盘或云端。
BIOS/UEFI设置
- 进入BIOS:重启电脑,根据屏幕提示(常见按键为F2、F10、Del或Esc)进入BIOS/UEFI设置界面。
- 设置启动顺序:在“Boot”或“启动”选项中,将“CD/DVD Drive”或“ optical drive”设置为第一启动项,若为UEFI模式,需确保“Secure Boot”关闭(部分Linux发行版不兼容Secure Boot)。
- 保存并退出:按F10保存设置,电脑会自动重启并从光盘启动。
启动安装程序
- 选择启动方式:从光驱启动后,会进入Linux安装程序的启动界面,选择“Install Linux”(或类似选项),若需测试系统是否正常,可先选“Test this media”检测光盘完整性(耗时1-2分钟)。
- 语言和键盘布局:根据需求选择安装语言(如“简体中文”)和键盘布局(默认“汉语”即可)。
分区与磁盘配置
分区是安装的核心步骤,根据需求选择“自动分区”(适合新手)或“手动分区”(适合高级用户),以下是手动分区的推荐方案(以20GB硬盘为例):
分区类型 | 推荐大小 | 文件系统 | 挂载点 | 说明 |
---|---|---|---|---|
引导分区 | 500MB-1GB | FAT32 | /boot | 存放引导文件,UEFI模式必需 |
交换分区 | 内存1-2倍 | swap | 虚拟内存,建议不超过8GB | |
根分区 | 剩余空间 | ext4 | 系统根目录,存放所有数据 |
操作步骤:
- 在分区界面选择“手动编辑分区表”,依次创建上述分区。
- 引导分区需勾选“用于EFI系统”(UEFI模式)或“引导标志”(Legacy模式)。
- 根分区和交换分区无需勾选额外选项,系统会自动识别。
用户与网络配置
- 用户设置:设置主机名(如“Linux-PC”)、用户名(建议用英文)、密码(需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确保安全),若需root权限,可勾选“将用户设置为管理员”。
- 网络配置:选择“自动连接网络”(若有有线网络)或“手动配置”(无线网络需选择SSID并输入密码),网络配置便于后续系统更新。
安装与启动
- 确认安装:检查分区、用户等信息无误后,点击“现在安装”,系统会提示“此操作将删除硬盘所有数据”,确认后开始安装(耗时10-30分钟,取决于硬盘速度)。
- 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根据提示重启电脑,务必及时取出光盘,否则可能再次进入安装界面。
- 首次启动:进入系统后,根据向导完成初始设置(如时区、账户登录),之后可通过终端或软件源更新系统(如Ubuntu用
sudo apt update
,CentOS用sudo yum update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安装时提示“无法识别磁盘”怎么办?
解答:通常因BIOS未开启AHCI模式或磁盘分区表格式不兼容,进入BIOS,在“SATA Mode”中将“IDE”改为“AHCI”;若为UEFI模式,需将磁盘转换为GPT格式(Legacy模式则用MBR),可通过安装程序中的“gdisk”工具转换,但注意转换会清空数据,需提前备份。
问题2:安装后无法进入系统,卡在GRUB界面怎么办?
解答:可能是GRUB引导未正确安装,插入光盘,选择“Try Ubuntu”进入Live环境,打开终端,输入sudo fdisk -l
查看系统根分区(如/dev/sda2),然后执行sudo mount /dev/sda2 /mnt
,sudo grub-install --boot-directory=/mnt/boot /dev/sda
,最后sudo update-grub
,重启即可。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1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