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c设备上安装Linux系统是许多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的常见需求,无论是为了开发环境搭建、学习Linux操作,还是体验开源系统的灵活性,由于Mac硬件架构分为Intel(x86_64)和Apple Silicon(ARM64,如M1/M2芯片),安装方法略有差异,本文将分场景详细介绍安装步骤、注意事项及工具选择,帮助用户顺利完成部署。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无论采用何种安装方式,准备工作都是确保过程顺利的关键:
- 数据备份:安装Linux涉及磁盘分区操作,可能覆盖macOS数据,需提前通过Time Machine或其他工具备份重要文件。
- 确认Mac架构:点击屏幕左上角“苹果菜单→关于本机”,查看“处理器”信息:若显示“Intel”则为Intel Mac,若显示“Apple M1/M2/M3”则为Apple Silicon Mac。
- 下载Linux发行版镜像:根据架构选择支持良好的发行版,推荐Intel Mac选择Ubuntu Desktop(LTS版本,稳定且驱动完善),Apple Silicon Mac选择Asahi Linux(专门为Apple Silicon优化,支持触控板、WiFi等硬件)。
- 准备安装工具:
- Intel Mac:需8GB以上U盘(用于制作启动盘),推荐工具balenaEtcher(跨平台,操作简单)。
- Apple Silicon Mac:无需U盘,需通过终端在macOS中直接执行安装命令(Asahi Linux提供一键安装脚本)。
Intel Mac安装Linux双系统
双系统允许macOS和Linux共存,启动时选择进入的系统,适合需要原生性能的场景。
步骤1:制作Linux启动盘
- 下载Ubuntu Desktop LTS镜像(如22.04)至Mac,并插入U盘。
- 打开balenaEtcher,选择下载的镜像文件,插入的U盘作为目标设备,点击“Flash”开始制作(约需10分钟)。
步骤2:调整分区(关键步骤)
- 打开“磁盘工具”(Launchpad→其他→磁盘工具),选中Macintosh HD(macOS系统盘),点击“分区”。
- 点击“+”号,创建新分区:
- 名称:Linux(自定义)
- 格式:EXT4(Linux文件系统)
- 大小:建议至少50GB(根据需求调整)
- 保存分区设置,退出磁盘工具。
步骤3:进入Linux安装程序
- 重启Mac,按住Option键(⌥)进入启动选项界面。
- 选择制作的U盘(通常显示为“Windows”或“EFI Boot”),按Enter进入Linux安装程序(Ubuntu)。
- 选择语言、键盘布局,点击“安装Ubuntu”。
步骤4:分区配置
- 在“安装类型”页面,选择“其他”(手动分区)。
- 识别之前创建的EXT4分区(如/dev/sda2),点击“格式化”并挂载至“/”(根目录)。
- 若需单独的home分区(方便系统重装后保留数据),可再创建一个EXT4分区挂载至“/home”。
- 引导加载器选择:勾选“安装引导加载器设备的扇区”,默认安装在Linux分区即可(避免覆盖macOS引导)。
步骤5:完成安装
设置用户名、密码后,点击“现在安装”,等待安装完成,重启时按住Option键,即可选择进入macOS或Linux。
Apple Silicon Mac安装Linux(以Asahi Linux为例)
Apple Silicon Mac采用ARM架构,传统Linux(如x86版Ubuntu)无法运行,需使用Asahi Linux——首个支持Apple Silicon的Linux发行版,基于Fedora,已优化M1/M2的GPU、神经网络引擎等硬件。
步骤1:启用macOS恢复模式
- 完全关机,然后长按电源键,直到看到“启动管理器”(带进度条)。
- 选择“选项→macOS恢复→继续”,进入恢复模式(需连接网络验证Apple ID)。
步骤2:执行Asahi Linux安装脚本
- 在恢复模式的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下载安装脚本(需确保网络连接):
curl https://alx.sh | sh
- 脚本会自动检测硬件、下载必要组件,并提示磁盘分区。
- 分区建议:
- 保留macOS空间(至少50GB),其余空间分配给Asahi Linux。
- 文件系统选择Asahi Linux默认的APFS兼容格式(无需手动格式化)。
步骤3:配置系统
- 安装过程中会提示设置时区、键盘布局、用户名密码等。
- 选择安装桌面环境(默认KDE Plasma,也可选择GNOME或无环境)。
- 等待安装完成(约30分钟),重启后按住电源键进入启动选项,选择“Asahi Linux”即可进入系统。
注意事项
- Asahi Linux目前对部分硬件支持有限(如外接显卡、部分USB设备),建议查看官方兼容性列表。
- 安装后可通过
sudo asahilinux-fwupdate
更新固件,提升硬件支持。
虚拟机安装Linux(无需分区,适合临时使用)
若不想破坏macOS系统,可通过虚拟机安装Linux,推荐工具:VirtualBox(免费)或Parallels Desktop(付费,性能更优)。
以VirtualBox为例
- 下载并安装VirtualBox(官网最新版)。
- 创建虚拟机:
- 名称:Linux VM
- 类型:Linux
- 版本:Ubuntu (64-bit)
- 内存:建议4GB以上
- 硬盘:动态分配,至少25GB
- 加载Linux镜像:创建虚拟机后,在“存储”设置中选择下载的ISO文件作为光盘启动。
- 启动虚拟机,按提示完成Linux安装(步骤与物理机安装一致)。
- 安装增强功能:进入Linux系统后,VirtualBox菜单点击“设备→安装增强功能”,可支持全屏、共享粘贴等功能。
安装后常见问题与优化
-
双系统无法启动macOS:
- Intel Mac:需用Ubuntu安装盘启动,进入“Try Ubuntu”,安装
boot-repair
工具修复引导(sudo apt install boot-repair
,运行boot-repair
)。 - Apple Silicon Mac:Asahi Linux会自动配置引导,若异常可重新运行安装脚本。
- Intel Mac:需用Ubuntu安装盘启动,进入“Try Ubuntu”,安装
-
硬件驱动问题:
- Intel Mac:Linux内核已支持大部分硬件,若WiFi/蓝牙异常,安装
firmware-linux
包(sudo apt install firmware-linux
)。 - Apple Silicon Mac:Asahi Linux通过
asahi-audio
、asahi-alsa
等工具包优化音频和触控板,需手动安装。
- Intel Mac:Linux内核已支持大部分硬件,若WiFi/蓝牙异常,安装
-
性能优化:
- 双系统:关闭Linux不必要的开机自启服务(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查看)。 - 虚拟机:分配更多CPU核心和内存(虚拟机设置→系统→处理器)。
- 双系统:关闭Linux不必要的开机自启服务(
安装方式对比与选择建议
安装方式 | 适用场景 | 优点 | 缺点 |
---|---|---|---|
双系统(Intel) | 需要原生Linux性能,长期使用 | 性能接近原生,直接访问硬件 | 需分区,管理复杂,macOS和Linux数据不互通 |
Asahi Linux(Apple Silicon) | Apple Silicon用户体验Linux | 硬件支持较好,社区活跃 | 部分硬件兼容性待完善,版本更新较频繁 |
虚拟机 | 临时使用、多系统切换 | 不影响macOS,易管理,可快照 | 性能损耗(尤其GPU),资源占用大 |
FAQs
Q1:Apple Silicon Mac安装Asahi Linux后,触控板失灵怎么办?
A1:Asahi Linux默认已集成触控板驱动,若异常可尝试更新内核:sudo asahi update
,或重新安装触控板驱动包sudo dnf install libinput
,若仍无效,可能是硬件兼容性问题,可在Asahi Linux官方GitHub提交issue反馈。
Q2:Intel Mac双系统安装Linux后,无法识别NTFS格式移动硬盘怎么办?
A2:Linux默认只读挂载NTFS分区,需安装ntfs-3g
工具实现读写:sudo apt install ntfs-3g
,然后手动挂载硬盘(sudo mount -t ntfs-3g /dev/sdb1 /mnt
),或通过磁盘工具格式化为EXT4(Linux原生支持)。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1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