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命令行通过U盘安装操作系统,需完成准备工作、BIOS/UEFI配置、磁盘分区与格式化、系统文件传输及引导配置等步骤,以下是针对Windows和Linux系统的详细操作流程,涵盖关键命令及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
制作启动U盘:
- Windows:使用官方工具“Media Creation Tool”或Rufus(选择“DD Image”模式写入ISO)。
- Linux:通过
dd
命令制作,如sudo dd if=/path/to/ubuntu.iso of=/dev/sdb bs=4M status=progress
(需确认U盘设备名,避免误删系统盘)。 - 要求:U盘容量≥8GB,文件系统为FAT32(兼容BIOS/UEFI),系统镜像需为官方原版ISO(避免修改版引导异常)。
-
备份重要数据:
磁盘分区操作会清除数据,提前将目标硬盘(安装系统用的硬盘)的重要文件备份至其他存储设备。 -
记录系统信息:
- Windows:需确认系统版本(家庭版/专业版)、架构(x86/x64)。
- Linux:需明确发行版(如Ubuntu、CentOS)、内核版本(如5.15/6.5)及引导方式(BIOS或UEFI)。
BIOS/UEFI设置
-
进入BIOS/UEFI界面:
开机时按特定键(常见:Del、F2、F10、Esc),不同主板按键不同,可观察开机自检画面提示。 -
设置启动顺序:
- 在“Boot”或“启动”选项中,将U盘设为第一启动项。
- 区分模式:
- Legacy BIOS:传统模式,支持MBR分区表,兼容性广。
- UEFI:新模式,支持GPT分区表,启动更快且安全(需开启“Secure Boot”,部分Linux系统需关闭)。
-
保存并退出:
按F10保存设置,电脑会自动从U盘启动,进入系统安装界面。
Windows系统安装(命令行操作)
进入Windows安装界面后,按Shift+F10
打开命令提示符(CMD),通过diskpart
分区,再用dism
安装系统。
磁盘分区与格式化
diskpart # 启动磁盘分区工具 list disk # 列出所有磁盘(如Disk 0为系统盘,Disk 1为U盘,勿选错) select disk 0 # 选择目标安装盘(替换为实际磁盘号) clean # 清除所有分区(危险!确认数据已备份) convert gpt # 转换为GPT分区表(UEFI模式需GPT,Legacy用MBR可省略此步) # 创建系统分区(UEFI需EFI分区+MSR分区+主分区) create partition efi size=512 # 创建EFI系统分区(512MB,FAT32格式) format fs=fat32 quick # 格式化EFI分区 assign letter=E # 分配盘符(可选,后续需手动挂载) create partition msr size=16 # 创建微软保留分区(16MB,UEFI必需)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 创建主分区(剩余空间) format fs=ntfs quick # 格式化为主分区(NTFS格式) assign letter=C # 分配盘符(C盘) exit # 退出diskpart
挂载镜像并安装系统
# 挂载U盘中的ISO镜像(假设U盘盘符为F:) mount F:sourcesinstall.wim C:mount # 将install.wim挂载到C:mount(需提前创建目录) # 使用dism安装镜像到C盘 dism /apply-image /imagefile:F:sourcesinstall.wim /index:1 /applydir:C: # index:1为系统版本编号,可通过dism /get-imageinfo /imagefile:F:sourcesinstall.wim查询 # 复制引导文件 bootsect /nt60 C: # 更新引导扇区(Legacy模式需执行,UEFI可省略) bcdboot C:Windows /s C: /f UEFI # 生成BCD引导数据库(UEFI模式用/f UEFI,Legacy用/f BIOS)
完成安装
关闭命令提示符,点击安装界面的“下一步”,系统会自动完成剩余配置(如驱动安装、用户设置)。
Linux系统安装(命令行操作)
以Ubuntu为例,进入Live环境(从U盘启动,选择“Try Ubuntu”),打开终端(Ctrl+Alt+T),通过fdisk
/parted
分区,再用debootstrap
或tar
安装系统。
磁盘分区与格式化
sudo fdisk /dev/sda # 对目标硬盘(如/dev/sda)分区(替换为实际设备名) # 交互式操作: n # 新建分区 p # 主分区 1 # 分区号1 +512M # 大小512MB(引导分区) n # 新建分区 2 # 分区号2(剩余空间,根分区) t # 修改分区类型 1 # 选择分区1 L # 查看分区类型,选“W95 FAT32”(LBA)(引导分区FAT32) w # 保存退出 # 格式化分区 sudo mkfs.vfat /dev/sda1 # 格式化引导分区为FAT32 sudo mkfs.ext4 /dev/sda2 # 格式化根分区为ext4 # 挂载分区 sudo mount /dev/sda2 /mnt # 挂载根分区到/mnt sudo mkdir /mnt/boot # 创建boot目录 sudo mount /dev/sda1 /mnt/boot # 挂载引导分区
安装系统文件
# 使用debootstrap安装基础系统(需联网) sudo debootstrap jammy /mnt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 jammy为Ubuntu 22.04代号 # 或通过tar解压镜像(适用于离线安装,需提前将镜像挂载) sudo mount -o loop /path/to/ubuntu-22.04-desktop-amd64.iso /mnt/iso sudo tar -xzf /mnt/iso/casper/filesystem.squashfs -C /mnt # 解压到/mnt(需先安装squashfs-tools) # 配置系统 sudo chroot /mnt # 切换到目标系统环境 mount -t proc proc /proc # 挂载必要文件系统 mount -t sysfs sysfs /sys mount -t devtmpfs devtmpfs /dev # 安装内核和引导 apt update apt install linux-generic grub-efi-amd64 # 安装内核和GRUB(UEFI模式)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 --boot-directory=/mnt/boot # 安装GRUB到引导分区 update-grub # 生成GRUB配置文件 # 退出并重启 exit sudo umount /mnt/boot /mnt/proc /mnt/sys /mnt reboot # 拔出U盘,从硬盘启动
注意事项
- 分区风险:
diskpart clean
和fdisk w
会彻底删除数据,务必确认目标磁盘无误。 - 引导模式匹配:UEFI模式需GPT分区表+EFI分区,Legacy模式需MBR分区表+活动分区,否则无法启动。
- 驱动问题:旧硬件可能需手动加载驱动(Windows通过
pnputil
,Linux通过modprobe
)。 - 网络配置:Linux安装后需配置网络(
netplan
或NetworkManager
),否则无法更新系统。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安装Windows时提示“Windows无法安装到此磁盘,选中的磁盘采用GPT分区形式”,如何解决?
解答:此错误通常因BIOS模式与分区表不匹配导致,若使用UEFI模式,需确保磁盘为GPT分区(通过diskpart convert gpt
转换);若使用Legacy模式,需将磁盘转换为MBR分区(diskpart convert mbr
),同时检查BIOS中是否关闭了“Secure Boot”(部分系统需关闭)。
问题2:Linux安装后重启无法进入系统,黑屏如何处理?
解答:多为引导配置错误,进入Live环境,打开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 挂载根分区:
sudo mount /dev/sda2 /mnt
(替换为实际根分区)。 - 挂载引导分区:
sudo mount /dev/sda1 /mnt/boot
。 - chroot到系统:
sudo chroot /mnt
。 - 重新安装GRUB:
grub-install /dev/sda
(Legacy模式)或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 --boot-directory=/mnt/boot
(UEFI模式)。 - 更新配置:
update-grub
,退出后重启即可。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1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