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删除命令的正确写法是怎样的?SQL中如何实现?

逻辑删除是数据库操作中一种常见的软删除方式,与物理删除直接从数据库中移除数据不同,逻辑删除通过在数据表中增加特定字段(如is_deleted、deleted_flag等)来标记数据是否被“删除”,实际数据仍保留在数据库中,仅通过查询条件过滤掉已标记的数据,这种方式在数据审计、数据恢复、关联数据完整性维护等场景下具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业务中需要追溯历史记录或避免误删关键信息的场景。

逻辑删除命令怎么写

逻辑删除的实现方式与命令写法

逻辑删除的核心在于通过“标记+过滤”机制替代直接删除,具体实现可分为原生SQL、ORM框架辅助、数据库触发器等场景,不同场景下的命令写法略有差异,以下分场景说明:

原生SQL实现逻辑删除

在直接操作数据库时,逻辑删除需手动维护标记字段,通常分为“标记删除”和“查询过滤”两步操作。

  • 标记删除:通过UPDATE语句更新逻辑删除字段,例如将is_deleted字段从0(未删除)更新为1(已删除):

    UPDATE user SET is_deleted = 1 WHERE id = 123;

    若字段类型为布尔值,可写为:

    UPDATE user SET deleted_flag = TRUE WHERE user_id = 'abc123';
  • 查询过滤:所有查询语句需额外添加逻辑删除字段的过滤条件,确保不查询到已标记数据: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s_deleted = 0 AND age > 18;

    对于多表关联查询,需在所有关联表中添加过滤条件(或通过JOIN条件过滤),

    逻辑删除命令怎么写

    SELECT u.*, o.order_no FROM user u LEFT JOIN order o ON u.id = u.user_id 
    WHERE u.is_deleted = 0 AND o.is_deleted = 0;

ORM框架辅助实现逻辑删除

使用ORM框架(如MyBatis-Plus、JPA、Hibernate等)时,可通过注解或配置自动实现逻辑删除,无需手动编写UPDATE语句,框架会自动拦截删除操作并转换为标记更新,同时为查询自动添加过滤条件。

  • MyBatis-Plus实现

    1. 实体类注解:在逻辑删除字段上添加@TableLogic注解,并配置全局删除/未删除值(yml配置):
      @TableField("is_deleted")
      @TableLogic(value = "1", delval = "0") // value=已删除值, delval=未删除值
      private Integer isDeleted;

      yml配置:

      mybatis-plus:
        global-config:
          db:
            logic-delete-field: is_deleted # 逻辑删除字段名
            logic-not-delete-value: 0      # 未删除值
            logic-delete-value: 1          # 已删除值
    2. 操作命令:调用删除方法时,框架自动转换为UPDATE语句:
      // 调用删除方法(实际执行UPDATE user SET is_deleted=1 WHERE id=123)
      userMapper.deleteById(123);

      查询时无需额外条件,框架自动添加WHERE is_deleted=0

      // 实际执行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123 AND is_deleted=0
      User user = userMapper.selectById(123);
  • JPA实现

    1. 实体类配置:通过@Where注解配置查询过滤条件,删除时手动更新字段:

      逻辑删除命令怎么写

      @Entity
      @Table(name = "user")
      @Where(clause = "is_deleted = 0") // 查询时自动添加过滤条件
      public class User {
          @Id
          private Long id;
          @Column(name = "is_deleted")
          private Integer isDeleted;
          // 删除方法:手动更新逻辑删除字段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delete() {
              this.setIsDeleted(1);
              this.save(); // 调用保存方法更新字段
          }
      }
    2. 操作命令:通过Repository调用删除方法,实际执行UPDATE:

      @Repository
      public interface User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User, Long> {
          @Override
          @Transactional
          void delete(User user); // 实际执行UPDATE user SET is_deleted=1 WHERE id=?
      }

数据库触发器实现逻辑删除(可选)

在数据库层面创建触发器,当执行DELETE语句时自动转换为UPDATE,适用于统一管理逻辑删除规则,但会降低数据库灵活性,较少使用,例如MySQL触发器示例: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before_user_delete
BEFORE DELETE ON user
FOR EACH ROW
BEGIN
    -- 将DELETE操作转换为UPDATE
    UPDATE user SET is_deleted = 1 WHERE id = OLD.id;
    -- 阻止实际DELETE执行
    SET OLD.id = NULL;
END //
DELIMITER ;

逻辑删除的注意事项

  1. 字段设计:逻辑删除字段推荐使用整数(0/1)或布尔值(false/true),避免字符串类型以保证查询效率;字段默认值需设置为“未删除”状态(如0)。
  2. 索引优化:逻辑删除字段常用于查询过滤,建议在该字段上创建索引,避免全表扫描:
    CREATE INDEX idx_user_is_deleted ON user(is_deleted);
  3. 数据恢复:逻辑删除的数据可通过直接更新字段值恢复,如UPDATE user SET is_deleted=0 WHERE id=123,但需注意业务权限控制。
  4. 定期清理:长期积累的逻辑删除数据会导致表膨胀,需定期通过物理删除清理(如DELETE FROM user WHERE is_deleted=1 AND create_time < '2020-01-01')。

不同场景下的逻辑删除命令示例

场景 操作类型 命令示例
原生SQL 标记删除 UPDATE user SET is_deleted=1 WHERE id=123;
原生SQL 查询过滤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s_deleted=0 AND status=1;
MyBatis-Plus 删除(调用方法) userMapper.deleteById(123);(自动转UPDATE)
MyBatis-Plus 查询(默认) userMapper.selectById(123);(自动添加is_deleted=0条件)
JPA 删除(手动更新) user.setIsDeleted(1); userRepository.save(user);
JPA 查询(默认) userRepository.findById(123);(自动添加is_deleted=0条件)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逻辑删除和物理删除如何选择?什么场景下适合用逻辑删除?
解答:选择逻辑删除还是物理删除需根据业务需求决定,逻辑删除适合需要保留数据痕迹、可能需要恢复数据的场景(如用户操作日志、合同记录、订单数据等),也适用于多表关联强、物理删除可能导致外键约束问题的场景;物理删除适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高、无需追溯历史记录的场景(如临时验证码、过期缓存、用户主动注销且无留存需求的数据),若业务中明确数据无需保留且无审计需求,优先选择物理删除,以减少数据库存储压力和查询复杂度。

问题2:逻辑删除后数据真的还在吗?如何彻底删除这些数据?
解答:逻辑删除后数据仍物理存在于数据库中,仅通过查询条件过滤(即查询时自动忽略已标记数据),若需彻底删除(物理删除),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1. 手动编写物理删除SQL,直接删除已标记数据,如DELETE FROM user WHERE is_deleted=1;;2. 在ORM框架中临时关闭逻辑删除功能,例如MyBatis-Plus可通过@TableLogic注解动态调整删除值,或直接调用原生DELETE方法,需注意,物理删除不可逆,操作前务必确认数据不再需要,并做好数据备份。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17857.html

(0)
酷番叔酷番叔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电脑突然断电会怎样?

    延时关机允许系统完成后台任务(如保存数据、关闭程序),避免强制断电导致文件损坏或硬件损伤,确保操作安全结束。

    2025年7月12日
    2000
  • 为什么gpedit.msc打不开?核心原因分析

    组策略编辑器(gpedit.msc)无法打开的核心原因通常包括:系统版本限制(如Windows家庭版不支持)、管理员权限不足、关键系统文件(gpedit.msc或关联文件)损坏或缺失、系统策略本身被禁用(如通过注册表或恶意软件),以及用户账户控制(UAC)设置干扰。

    2025年6月24日
    3100
  • 用户账户到底是什么?

    用户账户是个人在系统中的数字身份凭证,用于识别身份、管理访问权限、存储个性化设置及操作数据,是享受个性化服务和进行交互的基础。

    2025年7月13日
    2400
  • 如何切换Windows CMD窗口显示模式?

    全屏模式与窗口模式切换方法1:快捷键切换(推荐)操作步骤:打开命令提示符(Win+R → 输入cmd → 回车),按下组合键 Alt + Enter,再次按 Alt + Enter 可切回窗口模式,适用场景:临时查看大量输出内容(如日志文件),全屏模式提供更大显示空间,方法2:通过属性设置(永久生效)打开命令提……

    2025年6月19日
    2700
  • 锐捷怎么清除配置命令

    捷清除配置命令一般为:erase startup-config(清除启动配置文件),write erase(部分设备适用)。

    2025年8月19日
    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80-883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HI@E.KD.CN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