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具设计中,“删除面”是常用的模型编辑操作,主要用于简化模型结构、创建分型面、修补破孔或去除工艺辅助结构(如拔模斜度调整后的余量面、注塑系统余料等),不同CAD软件(如UG NX、SolidWorks、Creo等)的操作逻辑相似,但具体路径和参数设置略有差异,需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删除面操作的核心步骤
进入设计模块并调取命令
打开模具模型文件,根据软件类型进入对应模块(如UG的“建模”模块、SolidWorks的“零件”模块、Creo的“零件设计”模块),通过菜单栏或工具栏调取“删除面”命令:UG路径为“插入→同步建模→删除面”,SolidWorks为“插入→面→删除”,Creo为“模型→删除→曲面删除”。
选择目标面
激活命令后,软件会提示选择需删除的面,选择时可通过以下方式精准定位:
- 点选/框选:直接单击单个面,或拖动鼠标框选多个连续面;
- 面筛选器:利用软件的“面属性”过滤器(如“凸面”“凹面”“曲面”“平面”等),快速筛选符合特征的面(如仅选择“平面”面删除工艺凸台);
- 排除选择:按住Ctrl键取消误选的面,或使用“反向选择”快速选中除特定面外的所有面。
模具设计中需特别注意避免误选分型面、成型面、配合面等关键功能面,必要时可先隐藏无关区域或通过“面分析”工具确认面的属性。
设置删除参数
选择完成后,弹出参数设置面板,需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删除类型:
- 直接删除:仅移除目标面,保留边界,适用于去除不影响模型封闭性的小特征(如工艺倒角、毛刺);
- 删除并修补:自动填充删除面留下的孔洞,生成封闭曲面,适用于修补破孔或简化分型面区域(如删除产品上的孔洞后自动生成封闭面);
- 删除并延伸:延伸相邻面填补空缺,适用于删除面后需保持模型连续性的情况(如删除多余拔模面后延伸相邻成型面)。
以UG为例,“删除面”面板中需勾选“删除”选项,若需修补则勾选“修补”,并设置“修补类型”(如“面”或“边界”);SolidWorks中勾选“删除”后,可在“选项”中选择“删除并尝试形成闭合体积”实现自动修补。
预览与确认
参数设置后,点击“预览”查看删除效果,重点检查:
- 模型是否仍保持封闭(尤其分型面、型芯型腔区域,避免因删除面导致后续NC加工时出现干涉);
- 相邻面是否出现扭曲或变形(如删除面后延伸的曲面是否光顺,是否影响拔模或脱模);
- 关键尺寸是否保留(如产品轮廓、配合尺寸等)。
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完成操作,若效果不符合预期,可通过“撤销”返回重新调整参数或重新选择面。
不同软件删除面操作对比(简化表格)
软件名称 | 操作路径 | 关键参数设置选项 | 适用场景举例 |
---|---|---|---|
UG NX | 插入→同步建模→删除面 | 删除、修补(面/边界)、保持边界 | 修补产品破孔、删除工艺凸台 |
SolidWorks | 插入→面→删除 | 删除、删除并尝试形成闭合体积、仅删除 | 简化分型面、去除注浇口余料 |
Creo | 模型→删除→曲面删除 | 移除、填充环、延伸相邻曲面 | 调整拔模面、删除滑块干涉面 |
注意事项
- 备份模型:删除面前建议保存副本,避免误操作导致模型无法恢复;
- 检查封闭性:删除面后需通过“分析→模型→检查”工具验证模型是否为实体(尤其对于分型面、型芯型腔等关键结构);
- 避免过度删除:删除面过多可能导致模型刚度下降或影响成型质量,需结合模具结构需求谨慎操作;
- 修补质量:使用“删除并修补”时,需确认填充面的曲率连续性(如与相邻面的G0/G1/G2连续),避免产生应力集中。
相关问答FAQs
Q1:模具设计中删除面后模型出现破洞,如何快速修复?
A:可通过软件的“填充”或“曲面修补”工具修复:UG中使用“插入→偏置/缩放→加厚”或“曲面→有界平面”选择破洞边界生成封闭面;SolidWorks中调用“插入→曲面→填充”,选择破洞边界并设置“曲率控制”(如“相切”或“曲率”);Creo则使用“模型→曲面→填充”直接选择边界修补,修补后需与原模型“求和”(UG的“合并”、SolidWorks的“加厚”、Creo的“合并”),确保模型封闭。
Q2:删除面时如何避免误删分型面等关键面?
A:可通过以下方法降低误选概率:①利用“面名称”或“颜色”区分关键面(如提前将分型面命名为“Parting Surface”并设置特定颜色);②使用“过滤面类型”功能(如UG的“面选择”工具栏中仅勾选“曲面”或“平面”,避免选择“基准面”);③操作前隐藏已定义的关键面(如分型面、型芯面),或通过“区域分析”确认面的归属(如分型面通常属于“外部面”)。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1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