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作为开源操作系统,凭借其稳定性、安全性和高度可定制性,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开发环境及个人桌面,安装Linux系统是接触其功能的第一步,本文将详细介绍Linux安装的全流程,从前期准备到系统配置,帮助不同用户顺利完成安装。
安装前准备工作
在开始安装前,需明确需求并完成必要准备,确保安装过程顺利。
选择Linux发行版
Linux发行版基于Linux内核,集成了不同软件包和桌面环境,满足多样化需求,常见发行版包括:
- Ubuntu:基于Debian,桌面友好,适合新手,软件生态丰富,长期支持(LTS)版本每两年发布一次,提供5年免费更新。
- CentOS/Rocky Linux:基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稳定性强,常用于服务器和企业环境,Rocky Linux是RHEL的社区克隆版,完全免费。
- Fedora:由Red Hat赞助,技术前沿,适合开发者,每6个月发布一个版本,支持周期较短。
- openSUSE:以YaST配置工具闻名,适合企业用户,同时提供桌面版(Leap)和滚动更新版(Tumbleweed)。
选择建议:新手推荐Ubuntu LTS版;服务器运维可选Rocky Linux或CentOS;开发者可考虑Fedora或Ubuntu。
硬件检查与兼容性确认
- CPU架构:主流为x86_64(64位),部分老旧设备可能为i386(32位),需确认CPU支持架构(可通过
lscpu
命令查看)。 - 内存:桌面版建议至少4GB,服务器版建议8GB以上,避免因内存不足导致卡顿。
- 存储空间:桌面版预留至少50GB,服务器版根据需求(如运行数据库、容器)预留100GB以上。
- 显卡:NVIDIA显卡需安装闭源驱动,AMD/Intel开源驱动兼容性较好,安装时可提前查询硬件支持情况。
下载系统镜像与制作启动盘
- 下载镜像:访问发行版官网(如Ubuntu官网ubuntu.com),下载对应版本的ISO镜像文件(推荐LTS版)。
- 制作启动盘:使用U盘(建议8GB以上),通过工具将ISO写入U盘,常用工具:
- Windows:Rufus(选择“DD模式”或“ISO Image模式”)、balenaEtcher。
- macOS:Terminal命令
diskutil
结合dd
(需谨慎操作,避免误删数据)。 - Linux:
dd
命令(如sudo dd if=/path/to/ubuntu.iso of=/dev/sdb bs=4M status=progress
,需确认U盘设备名,避免写入系统盘)。
Linux安装详细步骤
以Ubuntu 22.04 LTS为例(图形界面安装,步骤与其他发行版类似),通过U盘启动安装系统。
BIOS/UEFI设置与启动引导
- 插入启动盘:将制作好的U盘插入电脑,重启并反复按特定键(如F2、F10、Del)进入BIOS/UEFI设置界面。
- 启动模式选择:
- Legacy BIOS:传统模式,需将启动顺序第一项设置为“USB-HDD”。
- UEFI:现代模式,支持安全启动(Secure Boot),建议关闭(部分Linux发行版需关闭才能安装),启动顺序选择“UEFI: USB名称”。
- 保存设置:按F10保存并重启,从U盘启动后会显示Ubuntu安装界面。
安装界面初始设置
- 语言选择:默认“English”,可改为“简体中文”,点击“Install Ubuntu”继续。
- 键盘布局:默认“English (US)”,根据需求选择“Chinese”,点击“Continue”。
- 网络连接:建议连接有线网络或Wi-Fi,确保安装过程中可下载更新(可选,离线安装也可)。
分区设置(关键步骤)
分区是安装的核心,合理分区可提升系统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常见分区方案如下(以50GB存储为例):
分区名称 | 挂载点 | 文件系统 | 大小 | 作用说明 |
---|---|---|---|---|
/boot | /boot | ext4 | 512MB-1GB | 存放内核和引导文件,需独立分区 |
/(根分区) | ext4 | 20GB-30GB | 系统核心文件,占存储大部分空间 | |
/home | /home | ext4 | 剩余空间 | 用户数据文件,重装系统时可保留 |
swap | swap | swap | 内存的1-2倍 | 虚拟内存,避免物理内存不足 |
操作步骤:
- 点击“Install Ubuntu”后,选择“Something else”(手动分区)→ 选中未分配的磁盘空间→ 点击“+”创建分区。
- 依次创建/boot(主分区、启动标志)、/(主分区)、/home(逻辑分区)、swap(逻辑分区),确认文件系统为ext4(swap分区类型为swap)。
- 分区完成后,点击“Install Now”确认分区方案。
用户与地区设置
- 时区选择:在地图上选择所在时区(如“Shanghai”)。
- 用户信息:创建用户名(建议小写,无空格)、密码(需包含字母+数字,长度8位以上),可选择“需要密码登录”或“自动登录”(安全性较低)。
安装完成与重启
- 点击“Restart Now”重启电脑,拔出U盘,进入系统后会显示登录界面。
- 首次登录后,建议检查系统更新:打开“软件更新”→ 点击“检查更新”→ 安装所有待更新包。
安装后基础配置
新系统安装后,需进行基础配置以满足使用需求。
安装显卡驱动
- NVIDIA显卡:打开“软件和更新”→ “附加驱动”→ 选择“NVIDIA闭源驱动”→ 应用更改。
- AMD/Intel显卡:开源驱动通常已预装,可通过
glxinfo | grep "OpenGL renderer"
验证是否正常。
安装常用软件
- 输入法:Ubuntu默认为IBus,可安装Fcitx5(支持更多皮肤和词库):
sudo apt install fcitx5 fcitx5-chinese-addons
。 - 浏览器/办公软件:通过Ubuntu软件中心安装Chrome、Firefox、LibreOffice等。
- 开发工具:安装Git、Python、VS Code等:
sudo apt install git python3 code
。
网络与安全配置
- 防火墙:Ubuntu默认使用UFW(简单防火墙),启用规则:
sudo ufw enable
,允许SSH(sudo ufw allow 22
)。 - SSH服务:服务器需安装OpenSSH:
sudo apt install openssh-server
,确保远程管理可用。
常见问题与解决(FAQs)
问题1:安装过程中提示“无法安装到磁盘,可能存在分区表错误”怎么办?
解答:通常因磁盘分区表格式(GPT/MBR)与启动模式不匹配导致。
- 解决步骤:
- 返回分区界面,选中整个磁盘→ 点击“清除磁盘”(删除所有分区,注意备份数据)。
- 选择“GPT”(UEFI模式)或“MBR”(Legacy模式)分区表,再重新分区安装。
- 若仍失败,可通过
gdisk
命令(Linux)或DiskGenius(Windows)手动转换分区表格式。
问题2:安装后无法进入系统,停留在启动界面怎么办?
解答:可能因引导文件损坏或分区挂载错误。
- 解决步骤:
- 进入恢复模式(开机时长按Shift键,选择“Advanced options”→ “Ubuntu,with Linux x.x.x-xx-generic (recovery mode)”)。
- 选择“root Drop to root shell prompt”,输入
mount -o rw,remount /
重新挂载根分区。 - 检查/boot分区是否正确挂载:
ls /boot
,若文件缺失,需从U盘启动修复(如sudo chroot /mnt
重新安装grub)。 - 修复后输入
reboot
重启,若仍无法解决,可重新制作启动盘安装(选择“ alongside Ubuntu ”保留原有数据)。
通过以上步骤,用户可完成Linux系统的安装与基础配置,Linux的强大之处在于其高度可定制性,安装后可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系统,探索更多功能。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1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