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安装是搭建各类网络服务的基础,涉及硬件准备、系统选择、安装流程及后续配置等多个环节,本文将详细讲解从零开始安装Linux服务器的完整步骤,帮助用户顺利完成部署。
安装前准备工作
在安装Linux服务器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安装过程顺利。
硬件要求
根据服务器用途(如Web服务、数据库、虚拟化等),合理配置硬件资源,以下是基础建议配置:
组件 | 推荐配置 | 说明 |
---|---|---|
CPU | 2核及以上 | 支持虚拟化技术(Intel VT-x/AMD-V) |
内存 | 4GB及以上 | 运行Linux系统及基础服务,建议8GB以上 |
硬盘 | 50GB及以上SSD | 系统盘建议SSD,提升读写速度;数据盘根据需求扩展 |
网络 | 千兆网卡 | 确保服务器与网络环境连通 |
其他 | DVD光驱/USB接口 | 用于安装介质启动;若为远程安装,需支持IPMI/iDRAC等管理功能 |
系统选择
Linux发行版众多,需根据需求选择:
- CentOS Stream:企业级稳定版,适合生产环境,RHEL源兼容性好。
- Ubuntu Server:社区活跃,软件生态丰富,适合开发测试及中小型企业。
- Debian:稳定性强,包管理严格,适合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
- Rocky Linux/AlmaLinux:CentOS替代品,100%兼容RHEL,适合传统企业环境。
安装介质准备
- 下载ISO镜像:从官网下载对应版本的ISO文件(如Ubuntu Server 22.04 LTS)。
- 制作启动盘:使用工具(如Rufus、BalenaEtcher)将ISO写入U盘(容量建议8GB以上),制作可启动安装介质。
Linux服务器详细安装步骤
以Ubuntu Server 22.04 LTS为例,讲解安装流程(其他发行版步骤类似,界面略有差异)。
启动安装介质
将制作好的启动盘插入服务器,开机时按特定键(如F2、F12、Del)进入BIOS/UEFI设置,将启动顺序调整为从U盘启动,保存设置后,服务器将从U盘启动,进入安装界面。
选择语言和键盘布局
安装程序启动后,首先选择安装语言(建议“English”或“中文(简体)”),然后选择键盘布局(默认“American English”即可,若使用中文键盘可选择“Chinese”)。
网络配置(可选)
若安装时需要联网下载更新,可选择“Configure network”设置静态IP或使用DHCP,建议静态IP,避免重启后网络变化:
- IP地址:如192.168.1.100
- 子网掩码:255.255.255.0
- 网关:192.168.1.1
- DNS:8.8.8.8 或 114.114.114.114
分区方案
分区是安装的核心步骤,合理的分区可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建议采用LVM(逻辑卷管理)支持动态扩容,分区方案如下:
挂载点 | 文件系统 | 大小 | 说明 |
---|---|---|---|
/boot | ext4 | 1GB | 引导分区,存放内核和启动文件,无需LVM |
ext4 | 20GB | 根分区,存放系统核心文件 | |
swap | swap | 内存大小 | 交换分区,当物理内存不足时使用(建议8GB内存配8GB swap,4GB内存配4GB) |
/home | ext4 | 剩余空间 | 用户数据分区,存放个人文件和应用数据 |
操作步骤:
- 选择“Manual”手动分区,点击“New Partition Table”创建新分区表(选择GPT,支持2TB以上硬盘)。
- 按上表依次创建分区,设置挂载点和文件系统,勾选“Format”格式化分区。
- 确认分区无误后,点击“Done”保存。
用户和服务器信息设置
- 主机名:设置服务器名称(如“web-server”),需符合域名规范(小写字母、数字、连字符)。
- 用户创建:创建一个普通用户(避免直接使用root),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并确认“Require my password to sudo”赋予sudo权限。
- 安全配置:勾选“Update this system automatically”自动更新系统,提升安全性。
安装软件包
根据服务器用途选择软件包:
- OpenSSH Server:必选,支持远程管理。
- 标准系统:包含基础工具和库,适合通用服务器。
- 最小安装:仅包含核心组件,适合资源受限环境(可后续通过apt安装)。
选择后点击“Install Now”开始安装,等待10-20分钟完成。
完成安装
安装完成后,提示“Remove the installation medium and restart”,拔出U盘并重启服务器,首次启动会进入登录界面,输入之前创建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安装后基础配置
服务器首次登录后,需进行基础配置,确保安全性和可用性。
更新系统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 Ubuntu/Debian sudo yum update -y # CentOS/RHEL
配置SSH远程登录
编辑SSH配置文件:
sudo vim /etc/ssh/sshd_config
修改以下参数:
PermitRootLogin no
:禁用root远程登录(提升安全)Port 22
:可修改为非默认端口(如2222)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
:暂时开启密码登录(后续建议配置密钥)
重启SSH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防火墙配置
Ubuntu默认使用UFW防火墙:
sudo ufw enable # 启用防火墙 sudo ufw allow ssh # 允许SSH端口 sudo ufw allow 80/tcp # 若部署Web服务,允许HTTP sudo ufw allow 443/tcp # 若部署HTTPS,允许HTTPS
安装必要工具
sudo apt install -y net-tools vim htop # 网络工具、文本编辑器、系统监控
相关问答FAQs
Q1:安装时选择“最小化安装”还是“带GUI的桌面环境”?
A1:建议选择“最小化安装”,服务器通常通过命令行管理,GUI会占用额外资源(内存、CPU),且增加安全风险,若需图形界面(如监控或图形化配置),可后续通过sudo apt install ubuntu-desktop
(Ubuntu)或sudo yum groupinstall "Server with GUI"
(CentOS)安装。
Q2:如何确认Linux服务器安装成功?
A2:可通过以下方式验证:
- 系统信息:运行
uname -a
查看内核版本和系统架构,或cat /etc/os-release
查看发行版信息。 - 网络连通性:运行
ping 8.8.8.8
测试外网连通性,ip addr
查看IP地址配置。 - 服务状态:运行
systemctl status sshd
检查SSH服务是否正常运行,sudo systemctl list-units --type=service
查看所有服务状态。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完成Linux服务器的安装与基础配置,后续可根据业务需求部署具体服务(如Nginx、MySQL、Docker等)。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2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