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盘安装Linux系统是许多新手用户的首选方式,相比光盘安装,U盘携带方便、写入速度快,且可重复使用,本文将以Ubuntu 22.04 LTS为例,结合视频教程的关键步骤,详细讲解如何通过U盘完成Linux系统的安装,涵盖前期准备、启动盘制作、BIOS设置、系统安装及后续配置全流程,帮助用户顺利完成系统部署。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操作前,需确认以下材料和工具,避免中途因资源不足中断流程:
- 硬件设备:容量至少8GB的U盘(建议16GB以上,确保有足够空间存放镜像文件和安装过程缓存);一台性能稳定的电脑(推荐配置:双核CPU、4GB内存、64GB以上存储空间,若安装桌面版建议8GB内存以上)。
- 系统镜像:从Linux发行版官网下载ISO镜像文件(如Ubuntu官网的ubuntu-22.04.3-desktop-amd64.iso),建议优先选择LTS(长期支持)版本,获得更稳定的更新周期。
- 数据备份:U盘制作启动盘时会格式化所有数据,若U盘内有重要文件需提前备份;若目标电脑已存在其他系统(如Windows),建议提前备份重要数据,避免分区操作导致数据丢失。
- 工具软件:根据操作系统选择启动盘制作工具,Windows用户推荐Rufus或Ventoy,macOS用户推荐balenaEtcher或Ventoy(跨平台支持更好)。
制作Linux启动U盘
启动盘是安装系统的核心工具,需将ISO镜像写入U盘并使其具备引导能力,以下以Windows平台使用Rufus和Ventoy为例,对比两种工具的操作步骤:
方法1:使用Rufus制作启动盘(适合新手)
- 下载并打开Rufus(官网选择最新版,无需安装,直接运行);
- 插入U盘,在Rufus界面“设备”下拉菜单中选择对应的U盘名称;
- “启动选择”点击“选择”,下载并添加Ubuntu ISO镜像文件;
- “映像选项”默认选择“DD映像模式”(若提示“非标准ISO”,可尝试“磁盘映像(ISO)模式”);
- “分区方案”和“目标系统类型”根据电脑架构选择(默认为GPT分区方案、UEFI目标系统,支持新电脑;若为旧电脑可改为MBR+BIOS);
- 点击“开始”,等待提示后勾选“以ISO映像模式写入”,确认格式化U盘,等待写入完成(约5-10分钟)。
方法2:使用Ventoy制作启动盘(支持多镜像)
Ventoy的优势是无需重复制作U盘,直接将ISO文件拖入U盘指定分区即可引导,适合需要安装多个系统的用户。
- 下载Ventoy最新版(Windows或Linux版本),解压后运行VentoyGUI.exe;
- 插入U盘,点击“安装”,等待提示后确认安装(此操作会格式化U盘,提前备份数据);
- 安装完成后,U盘会生成“Ventoy”分区,将下载的Linux ISO镜像文件直接拖入该分区(无需解压);
- 安全弹出U盘,启动盘制作完成。
工具对比表格:
| 工具名称 | 适用平台 | 特点 | 下载链接 |
|———-|———-|——|———-|
| Rufus | Windows | 操作简单,支持传统BIOS和UEFI,适合单次安装 | https://rufus.ie/ |
| Ventoy | Windows/macOS/Linux | 支持多镜像共存,无需重复制作,拖拽即用 | https://www.ventoy.net/ |
BIOS/UEFI设置:从U盘启动
制作好启动盘后,需设置电脑从U盘启动,不同品牌电脑进入BIOS/UEFI的按键不同,常见按键如下:
- 联想、ThinkPad:F2或Fn+F2
- 戴尔、Alienware:F12或Fn+F12
- 惠普、HP Pavilion:F10或Fn+F10
- 华硕、ROG:F2或Del
- 微软Surface:音量+ + 电源键
操作步骤:
- 将U盘插入电脑,重启电脑并反复按对应按键进入BIOS/UEFI界面;
- 切换到“Boot”或“启动”选项卡,将“Boot Mode”设置为“UEFI”(若为旧电脑可选“Legacy”);
- 在“Boot Priority”或“启动顺序”中,选择U盘(通常显示为“USB-HDD”或“UEFI: USB [U盘品牌]”)为第一启动项;
- 保存设置(按F10,选择“Save & Exit”),电脑会自动从U盘启动。
Linux系统安装详解(以Ubuntu为例)
从U盘启动后,进入Ubuntu安装界面,根据以下步骤完成系统部署:
启动并选择语言
进入Ubuntu安装界面后,选择“Install Ubuntu”(安装Ubuntu),在语言选择界面默认“中文(简体)”,点击“Continue”。
键盘布局与网络连接
- 键盘布局默认“Chinese”,若使用外接键盘可检测或手动选择布局,点击“Continue”;
- 连接Wi-Fi(确保网络畅通,便于后续安装更新和驱动),点击“Continue”。
安装类型:分区与系统部署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根据需求选择安装方式:
- 选项1:清除整个磁盘并安装Linux(适合全新安装,删除所有数据):选择此选项后,安装程序会自动分区(创建/根分区、swap交换分区、/boot引导分区等),适合新手。
- 选项2: alongside another OS(双系统安装,与Windows共存):选择此选项后,安装程序会自动划分磁盘空间,无需手动分区。
- 选项3:手动分区(适合高级用户,需自定义分区结构):点击“手动编辑分区表”,参考以下分区方案(以256GB SSD为例):
| 挂载点 | 文件系统 | 大小 | 用途 |
|——–|———-|——|——|
| / | ext4 | 50GB | 根分区,存放系统文件 |
| /boot/efi | FAT32 | 512MB | EFI引导分区(UEFI模式必需) |
| swap | swap | 8GB | 交换分区(内存≤8GB时设为内存大小,>8GB可设为8GB) |
| /home | ext4 | 剩余空间 | 用户数据分区,便于重装系统时保留数据 |
分区完成后点击“Now”,确认写入分区表,点击“Continue”。
用户设置
设置“您的姓名”“计算机名称”(建议英文,避免特殊字符),“用户名”和“密码”(需记住密码,登录系统时使用),勾选“需要我的密码才能登录”,点击“Continue”。
等待安装完成
安装程序会自动复制文件、安装系统组件,期间需保持网络连接(若未连接Wi-Fi,可稍后配置),完成后根据提示“现在重启”,拔出U盘,电脑会自动进入Ubuntu系统。
安装后配置与注意事项
- 更新系统:进入系统后,打开终端(Ctrl+Alt+T),输入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更新软件包列表和系统组件; - 安装驱动:若显卡未驱动(如NVIDIA),进入“软件和更新”→“附加驱动”,选择对应显卡的驱动版本并应用;
- 检查磁盘:打开“磁盘”工具,确认分区是否正常,swap分区是否启用;
- 备份数据:建议使用Timeshift或Deja Dup定期备份系统,避免数据丢失。
相关问答FAQs
Q1:安装过程中提示“无法安装到这个磁盘”,如何解决?
A:通常是因为磁盘分区表类型(GPT/MBR)不匹配或存在未分配空间,解决方法:在安装类型界面选择“手动分区”,删除所有现有分区,重新创建GPT分区表(UEFI模式)或MBR分区表(Legacy模式),确保有足够未分配空间后再安装。
Q2:安装完成后无法进入系统,卡在启动界面,怎么办?
A:可能是引导文件损坏,解决方法:用U盘启动Ubuntu,选择“Try Ubuntu”进入Live环境,打开终端,输入sudo mount /dev/sdaX /mnt
(sdaX为Linux根分区,如sda2),再输入sudo mount /dev/sdaY /mnt/boot/efi
(sdaY为EFI分区),最后执行sudo grub-install /dev/sda
(sda为系统安装磁盘),重启即可修复引导。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2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