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Linux作为主系统使用,能带来更稳定、安全且高度可定制的操作体验,尤其适合开发者、技术爱好者或追求高效办公的用户,不过从Windows/macOS切换到Linux需要经历安装、配置和适应的过程,以下是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你顺利完成系统迁移。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动手安装前,充分的准备能避免后续操作中的多数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
数据备份
无论是否保留原系统,都建议将重要数据(文档、照片、项目文件等)备份到移动硬盘或云端,防止安装过程中的意外操作导致数据丢失。 -
硬件兼容性检查
确认电脑硬件(尤其是无线网卡、蓝牙、显卡等)是否支持Linux,可通过Linux硬件兼容数据库(如Ubuntu的“硬件认证列表”)查询,或准备一个Live USB(启动盘)在未安装系统的情况下测试硬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是否识别WiFi、能否显示图形界面)。 -
下载Linux发行版ISO镜像
根据需求选择发行版:新手推荐Ubuntu(社区支持好、软件生态丰富)、Linux Mint(界面接近Windows、易上手);开发者可考虑Fedora(新技术集成多)、Arch Linux(高度定制化,但需一定基础),从官网下载最新稳定版ISO(如Ubuntu 22.04 LTS),确保镜像完整(使用校验工具验证SHA256值)。 -
制作启动盘
下载并使用启动盘制作工具(如Rufus(Windows)、balenaEtcher(跨平台)、Ventoy(支持多ISO)),插入8GB以上U盘,选择下载的ISO镜像,设置引导模式(UEFI模式推荐,支持快速启动;旧电脑可能需选Legacy模式),等待制作完成。 -
了解分区方案
Linux分区与Windows不同,需规划以下核心分区(以单系统安装为例,双系统需保留Windows分区):- (根分区):存放系统文件,建议分配20-50GB(ext4文件系统);
swap
(交换分区):相当于Windows虚拟内存,大小为物理内存的1-2倍(不超过8GB,若内存≥16GB可等于内存大小);/home
(用户数据分区):存放个人文件、软件配置,建议剩余空间全部分配(ext4文件系统,便于重装系统时保留数据)。
详细安装步骤
以Ubuntu为例(其他发行版流程类似,界面差异不大):
-
进入BIOS/UEFI设置启动顺序
插入启动盘,重启电脑并反复按特定键(常见F2、F10、Del)进入BIOS/UEFI界面,在“Boot”或“启动”选项中,将U盘设置为第一启动设备,保存并退出(部分电脑需按F10保存)。 -
启动安装程序
电脑会从U盘启动,选择“Install Ubuntu”(安装Ubuntu),等待加载安装程序文件(若界面卡顿,可尝试nomodeset参数,在启动选项按E键添加“nomodeset”后回车)。 -
语言、时区和键盘布局
安装界面默认中文,可根据需求调整时区(选“上海/北京”),键盘布局默认“Chinese”即可,若输入异常可点击“检测键盘布局”。 -
磁盘分区(关键步骤)
选择“其他选项”手动分区(若选“清除整个磁盘并安装”,会自动分区但丢失所有数据),按以下顺序操作:- 创建EFI系统分区(若为UEFI模式):容量300MB,文件系统FAT32,挂载点
/boot/efi
; - 创建swap分区:容量为内存1-2倍,文件系统
swap
,无挂载点; - 创建根分区():容量20-50GB,文件系统
ext4
,挂载点; - 创建用户分区(
/home
):剩余所有空间,文件系统ext4
,挂载点/home
。
分区完成后点击“现在安装”,确认分区方案(注意不要选错Windows分区,否则会导致数据丢失)。
- 创建EFI系统分区(若为UEFI模式):容量300MB,文件系统FAT32,挂载点
-
用户设置
设置用户名、密码(密码输入时不显示字符,但实际已输入,需牢记)、计算机名,可选择“自动登录”或“需要输入密码”(建议后者,安全性更高)。 -
安装与重启
等待安装完成(约10-30分钟,取决于电脑速度),提示“安装完成”时点击“现在重启”,拔出U盘,进入系统。
安装后的必要配置
首次进入Linux系统后,需完成以下基础配置,确保使用流畅:
-
更新系统
打开终端(快捷键Ctrl+Alt+T
),输入以下命令更新软件列表和已安装软件: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
安装显卡驱动
若使用NVIDIA显卡,可通过“附加驱动”应用安装官方驱动(“设置”→“系统”→“附加驱动”,选择最新版本并应用);AMD/Intel显卡通常开源驱动已够用,无需额外安装。 -
安装常用软件
通过Ubuntu软件中心或终端安装必备工具:sudo apt install -y firefox libreoffice telegram vscode git
开发者还需安装语言环境(如Python、Node.js、Java等)。
-
配置网络与蓝牙
若WiFi无法连接,可尝试sudo rfkill unblock all
解锁无线网卡,或通过“设置”→“网络”手动配置,蓝牙异常时,在终端输入blueman-manager
打开蓝牙管理器重新配对。 -
系统美化与个性化
安装GNOME扩展(浏览器安装“GNOME Shell Integration”扩展,访问extensions.gnome.org下载主题、图标、Shell扩展,如“Dash to Dock”“Blur My Shell”),调整系统外观和操作逻辑。 -
备份系统
使用Timeshift工具创建系统快照(sudo apt install timeshift
),选择“Rsync”类型,备份到移动硬盘,方便系统故障时恢复。
注意事项
- 双系统保留Windows:安装时需手动划分分区,且不要删除Windows分区(通常为NTFS格式),安装Linux后GRUB引导程序会自动识别Windows并添加启动选项。
- 避免完全覆盖:若不确定分区操作,可先用虚拟机(如VirtualBox)体验Linux,熟悉操作后再安装到物理机。
- 记录关键信息:牢记用户名、密码、sudo密码,忘记后恢复系统较麻烦。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安装Linux后无法连接WiFi,提示“固件缺失”怎么办?
解答:部分无线网卡(如Realtek RTL8723BE)需要额外安装固件,在终端执行以下命令:
sudo apt install --reinstall linux-firmware firmware-realtek
重启电脑后若仍无法连接,可尝试插入USB无线网卡临时使用,或通过git clone
下载官方固件手动安装(需查阅硬件对应的Linux驱动文档)。
问题2:如何卸载Linux并恢复Windows启动?
解答:若需完全卸载Linux(单系统或双系统),可通过以下步骤恢复Windows:
- 用Windows安装盘或U盘启动,进入“修复计算机”→“命令提示符”;
- 输入
bootrec /fixmbr
修复主引导记录,bootrec /fixboot
修复引导扇区(若提示“拒绝访问”,需先执行bootsect /nt60 sys
); - 输入
bootrec /rebuildbcd
重建BCD配置; - 重启进入Windows,打开“磁盘管理”(右键“此电脑”→“管理”→“磁盘管理”),删除Linux分区(通常为ext4、swap格式),右键点击Windows分区选择“扩展卷”回收空间。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2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