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系统中,监控磁盘IO占比是排查性能瓶颈的关键环节,尤其在高并发、大数据处理或数据库场景下,磁盘IO负载过高会导致系统响应缓慢,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帮助用户准确获取IO占比信息。
iostat是sysstat包提供的核心工具,专为磁盘IO性能分析设计,安装后执行iostat -x 1
(1秒刷新一次),可查看详细磁盘IO统计。%util列为核心指标,表示磁盘设备在统计周期内的繁忙时间占比(0%-100%),若持续超过80%,通常意味着磁盘存在瓶颈;await列表示每次IO操作的等待时间(毫秒),若远超磁盘平均寻道时间(如机械盘约5ms,SSD约0.1ms),说明IO排队严重;svctm为平均服务时间,若与await差距大,则系统等待IO时间长,输出中sda磁盘的%util为95%、await为150ms时,需检查该磁盘上的进程或考虑升级磁盘。
iotop以top形式展示进程级IO情况,需root权限运行,执行iotop -o
仅显示有IO操作的进程,“IO%”列表示进程占用磁盘IO的百分比,“READ/s”和“WRITE/s”为读写速率,若发现某进程IO%持续高于50%,可能是异常行为(如数据库写入频繁),需结合进程名进一步排查,如通过ps -ef | grep 进程名
确认进程身份。
sar命令同样来自sysstat包,通过sar -b 1
可查看IO传输速率和负载,bps(字节传输/秒)、tps(每秒IO传输次数)反映磁盘吞吐量,bread/s(读操作数)、bwrtn/s(写操作数)体现读写分布,若bps持续接近磁盘理论最大值(如SATA SSD约500MB/s),说明磁盘已满负荷,需优化IO或扩容。
dstat是多功能统计工具,执行dstat -d --disk-util
可直观显示磁盘利用率,其“disk-util”列与iostat的%util类似,但界面更简洁,适合快速查看多磁盘整体负载,同时支持显示其他资源(如CPU、网络),适合综合监控场景。
工具名称 | 主要功能 | 关键参数 | 适用场景 |
---|---|---|---|
iostat | 磁盘设备级IO统计 | -x(扩展信息)、-d(磁盘统计) | 精准分析磁盘瓶颈 |
iotop | 进程级IO实时监控 | -o(仅显示IO进程) | 定位高IO进程 |
sar | 系统IO历史统计 | -b(IO汇总)、-f(读取历史文件) | 长期IO趋势分析 |
dstat | 多资源实时监控 | -d(磁盘统计)、–disk-util | 快速概览磁盘负载 |
综合来看,iostat适合分析磁盘设备瓶颈,iotop用于定位问题进程,sar适合历史数据回溯,dstat则适合快速实时监控,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工具,可高效解决IO性能问题。
FAQs
Q1:iostat中的%util和await有什么区别?
A1:%util表示磁盘在统计周期内的繁忙时间占比(如80%表示磁盘80%时间在处理IO),反映磁盘整体负载;await表示每次IO操作的等待时间(毫秒),包含队列等待和实际处理时间,若await过高说明IO排队严重,即使%util不高也可能存在性能问题(如多磁盘并发时,单磁盘%util不高,但await因队列等待而增大)。
Q2:为什么iotop显示的IO%和iostat的%util不一致?
A2:iotop的IO%是单个进程占用磁盘IO的百分比(基于进程读写速率计算),iostat的%util是磁盘设备整体的繁忙时间占比(设备处理所有IO的总时间占比),两者统计角度不同:前者是进程级,后者是设备级,因此数值可能不一致(如多个进程IO%总和可能超过100%,但设备%util不会超过100%),但可结合使用定位问题——若设备%util高而进程IO%分散,可能是多进程共同导致;若单个进程IO%高,则直接优化该进程即可。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2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