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安装配置是企业IT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环节,涉及硬件选型、系统部署、网络配置、安全加固及服务优化等多个维度,直接关系到后续业务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以下从前期准备到系统配置的完整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前期准备:硬件与规划
服务器安装前需明确业务需求,进行硬件选型与环境规划,硬件方面,根据应用场景(如Web服务、数据库、虚拟化)选择合适配置:入门级服务器(如单路CPU、16GB内存、2块SSD)适合中小型网站,企业级(双路CPU、64GB以上内存、多块企业级SSD/HDD)支持高并发与数据密集型业务,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则需关注GPU与网络带宽,同时需检查硬件兼容性,确保CPU、内存、RAID卡等组件通过厂商认证。
网络规划需划分内网(服务器间通信)、外网(业务访问)及管理网(远程维护),分配独立IP段并规划子网掩码、网关及DNS,管理网建议使用192.168.1.0/24网段,避免与业务网冲突,需准备系统镜像(如CentOS 7+/Ubuntu 22.04 LTS、Windows Server 2022)、驱动程序(RAID卡、网卡等)及远程管理工具(如iDRAC、iLO)。
表:不同场景服务器硬件配置建议
| 场景 | CPU核心数 | 内存容量 | 存储配置 | 网卡带宽 |
|————–|———-|———-|——————-|———-|
| Web服务器 | 8-16核 | 32GB | 2×512GB SSD RAID1 | 10GbE |
| 数据库服务器 | 16-32核 | 128GB | 4×1TB SSD RAID10 | 25GbE |
| 虚拟化宿主机 | 24-48核 | 256GB | 8×2TB NVMe RAID5 | 40GbE |
系统安装:操作系统部署
主流服务器操作系统分为Linux(CentOS、Ubuntu Server、Rocky Linux)和Windows Server,Linux以开源、轻量化见长,Windows适合.NET生态与AD域环境,以CentOS 7为例,安装步骤如下:
- BIOS/UEFI设置:插入启动U盘,重启按F2进入BIOS,开启“Secure Boot”(若安装非正版系统需关闭),设置RAID模式(如RAID 5需提前配置RAID卡),调整启动顺序为U盘优先。
- 分区规划:推荐标准分区方案:/boot(500MB,FAT32)、/(50-100GB,xfs/ext4)、/home(剩余空间,ext4)、swap(内存的1-2倍,若内存≥64GB可设为32GB),LVM(逻辑卷管理)支持动态扩容,适合需要灵活调整存储的场景。
- 安装配置:选择语言、时区(Asia/Shanghai),设置root密码(需包含大小写、数字及特殊字符),创建普通用户(如admin),配置网络(静态IP或DHCP),勾选“Minimal Install”最小化安装,减少安全风险。
Windows Server安装类似,需选择“服务器版 with Desktop Experience”或“Core模式”(无GUI,资源占用更低),激活方式支持密钥或KMS服务器。
表:Linux与Windows Server安装对比
| 对比项 | Linux(CentOS) | Windows Server |
|————–|——————————————|————————————|
| 界面 | 命令行为主,可选GUI | 图形界面(Desktop Experience) |
| 分区工具 | fdisk、parted、LVM | 磁盘管理、DiskPart |
| 驱动安装 | 部分硬件需手动安装驱动(如rpm -ivh
) | 即插即用,驱动自动更新 |
| 适用场景 | Web、数据库、容器化 | .NET应用、AD域、Exchange |
基础配置:系统与环境初始化
系统安装后需进行基础配置,确保服务器可用性与易管理性。
- 网络配置:Linux下编辑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设置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10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DNS1=8.8.8.8
,重启网络服务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Windows通过“服务器管理器”→“本地服务器”→“IPv4设置”配置静态IP。 - 系统更新:Linux执行
yum update -y
(CentOS)或apt update && apt upgrade -y
(Ubuntu);Windows运行sconfig
选择“6. 安装更新”。 - 时区同步:安装NTP服务,Linux执行
yum install ntp -y
,配置/etc/ntp.conf
指向国内NTP服务器(如ntp.aliyun.com);Windows通过“管理工具”→“服务”启动Windows Time,同步时间服务器。 - SSH安全配置(Linux):编辑
/etc/ssh/sshd_config
,修改默认端口(如2222),禁用root登录(PermitRootLogin no
),启用密钥登录(PubkeyAuthentication yes
),重启SSH服务systemctl restart sshd
。
安全加固:风险防护与访问控制
安全是服务器配置的重中之重,需从系统、网络、应用三层加固。
- 防火墙配置:Linux启用firewalld,执行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ssh
,开放必要端口,关闭其他端口;Windows通过“高级安全Windows防火墙”创建入站规则,仅允许HTTP(80)、HTTPS(443)及SSH(22)端口。 - 用户与权限:Linux创建普通用户并加入
wheel
组(useradd admin -G wheel
),通过sudo
管理权限;Windows设置复杂密码策略(“本地安全策略”→“账户策略”),禁用Guest账户,启用账户锁定策略(5次失败锁定30分钟)。 - 日志与监控:安装rsyslog收集系统日志,配置EL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或Zabbix实现日志分析与性能监控;Windows启用“事件查看器”,记录安全日志与系统日志。
- 定期备份:采用rsync(Linux)或Windows Server Backup进行全量+增量备份,备份数据异地存储(如OSS、NAS),并定期测试恢复流程。
服务部署:业务运行环境搭建
根据业务需求安装基础服务,
- Web服务:Linux安装Nginx(
yum install nginx -y
),配置/etc/nginx/nginx.conf
,部署网站目录;Windows通过“服务器管理器”添加“IIS角色”。 - 数据库:Linux安装MySQL 8.0(
yum localinstall mysql-community-release-el7-7.noarch.rpm -y
),初始化安全脚本(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Windows安装SQL Server,配置混合模式认证。 - 容器化:安装Docker(Linux执行
curl -sSL https://get.docker.com/ | sh
),拉取镜像并运行容器(docker run -d nginx:latest
)。
相关问答FAQs
Q1:服务器安装后无法联网,如何排查?
A:首先检查物理链路(网线是否松动、交换机端口指示灯),确认IP配置是否正确(ip addr
查看Linux IP,ipconfig
查看Windows IP),检查防火墙是否拦截(firewall-cmd --list-all
或Windows防火墙规则),测试网关连通性(ping 192.168.1.1
),若仍无法解决,检查DNS配置(cat /etc/resolv.conf
或“网络适配器属性”→DNS)。
Q2:如何优化服务器性能?
A:从硬件、系统、应用三方面优化:硬件上升级SSD(替换HDD)、增加内存(减少swap使用);系统上调整内核参数(如vm.swappiness=10
减少swap使用、net.core.somaxconn=1024
提高并发连接数)、关闭不必要的服务(systemctl list-unit-files | grep disabled
);应用上使用缓存(Redis、Memcached)、优化数据库索引(MySQL执行EXPLAIN
分析查询)、启用GZIP压缩(Nginx配置gzip on
)。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2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