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系统中,防火墙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屏障,用于控制进出网络的流量,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内网环境测试、临时调试服务或安全策略配置),可能需要临时关闭防火墙,需要注意的是,关闭防火墙会使系统暴露在潜在的安全风险中,因此操作前务必确认环境的安全性,并建议在完成操作后尽快重新启用防火墙,本文将针对主流Linux发行版(如CentOS/RHEL、Ubuntu/Debian等)的防火墙工具,详细介绍关闭方法及注意事项。
CentOS/RHEL系统:使用firewalld关闭防火墙
CentOS 7及以上版本和RHEL系统默认使用firewalld
作为防火墙管理工具,它支持动态规则更新、区域(Zone)管理等高级功能,关闭firewalld
需分“临时关闭”和“永久关闭”两种情况,操作步骤如下:
检查防火墙状态
在关闭前,可通过以下命令确认firewalld
的运行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若输出显示“active (running)”,则表示防火墙正在运行;若显示“inactive (dead)”,则已关闭。
临时关闭(当前会话生效,重启后自动恢复)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执行后,firewalld
服务立即停止,所有防火墙规则失效,允许所有流量通过,但系统重启后,firewalld
会随服务自动启动,恢复默认规则。
永久关闭(禁用开机启动,当前关闭且重启后不启动)
若需彻底关闭(不推荐长期使用),可执行以下命令: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now
--now
参数会同时停止当前运行的服务并禁用开机启动,仅执行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则仅禁用开机启动,当前服务仍需手动停止。
注意事项
- 关闭
firewalld
后,系统所有端口(如SSH、HTTP等)将直接暴露,若需临时开放特定端口,建议使用firewall-cmd --add-port=端口号/协议 --permanent
添加规则,而非直接关闭防火墙。 - 若后续需重新启用,可通过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now
启动并设置开机自启。
Ubuntu/Debian系统:使用iptables或ufw关闭防火墙
Ubuntu和Debian系统的防火墙工具因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Ubuntu 18.04及以下版本默认使用iptables
,18.04以上版本默认使用ufw
(Uncomplicated Firewall,简化版防火墙)。
(一)使用ufw关闭(Ubuntu 18.04+推荐)
ufw
是iptables
的前端工具,操作更简单,适合新手。
检查防火墙状态
ufw status
输出可能为“Status: active”(启用)或“Status: inactive”(禁用)。
临时关闭
ufw disable
执行后,ufw
立即停止,所有规则失效,重启后仍会保持禁用状态(与firewalld
不同,ufw
的“禁用”是永久性的,除非手动启用)。
重新启用
若需恢复防火墙,执行:
ufw enable
(二)使用iptables关闭(Ubuntu 18.04及以下版本)
iptables
是Linux内核的经典防火墙工具,规则更灵活,但操作相对复杂。
检查防火墙规则
iptables -L -n -v
若链(如INPUT、OUTPUT)的默认策略(Policy)为“ACCEPT”且无规则限制,则防火墙未生效;若为“DROP”或“REJECT”,则表示已启用。
临时关闭(清空规则并设置默认策略为ACCEPT)
关闭iptables
需清空所有规则并设置默认允许策略:
# 清空所有链的规则 iptables -F # 删除用户自定义链 iptables -X # 设置默认策略为允许所有流量 iptables -P INPUT ACCEPT iptables -P OUTPUT ACCEPT iptables -P FORWARD ACCEPT
执行后,iptables
规则立即失效,但重启后会恢复原有规则(需通过保存命令实现永久关闭)。
永久关闭(保存规则使其重启后生效)
Ubuntu中,iptables
规则需手动保存到配置文件:
iptables-save > /etc/iptables/rules.v4
然后编辑该文件,将所有链的默认策略改为“ACCEPT”,并清空规则,或直接删除文件(重启后iptables
会使用默认策略,通常为允许所有流量)。
注意事项
ufw
和iptables
不建议同时使用,可能造成规则冲突。- 临时关闭仅适用于测试场景,长期关闭会大幅降低系统安全性。
其他发行版:使用nftables关闭
openSUSE、Fedora等新版本系统可能采用nftables
(iptables
的替代品,支持更现代的语法),关闭方法如下:
检查状态
systemctl status nftables
临时关闭
systemctl stop nftables
永久关闭
systemctl disable nftables --now
手动清空规则(临时关闭的替代方法)
nft flush ruleset
此命令会立即清空所有nftables
规则,但重启后仍会从配置文件恢复。
不同发行版防火墙关闭命令总结
为方便查阅,以下表格总结了主流发行版对应的防火墙工具及关闭命令:
发行版系列 | 默认防火墙工具 | 临时关闭命令 | 永久关闭命令 |
---|---|---|---|
CentOS/RHEL 7+ | firewalld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now |
Ubuntu 18.04+ | ufw | ufw disable |
ufw disable (已为永久) |
Ubuntu 18.04及以下 | iptables | iptables -F; iptables -P INPUT ACCEPT |
iptables-save > /etc/iptables/rules.v4 并修改规则 |
openSUSE/Fedora | nftables | systemctl stop nftables |
systemctl disable nftables --now |
关闭防火墙的安全风险
关闭防火墙相当于移除了系统的“安全门禁”,可能导致以下风险:
- 未授权访问:攻击者可直接扫描并开放系统端口,获取敏感数据(如SSH、数据库端口)。
- 恶意攻击:系统易受DDoS攻击、病毒入侵、勒索软件等威胁。
- 合规性问题:若系统用于生产环境或需满足安全合规要求(如等保),关闭防火墙将违反安全策略。
除非在绝对安全的环境(如完全隔离的内网测试机),否则不建议长期关闭防火墙,若必须关闭,请确保:
- 系统位于受信任的内网,不暴露在公网。
- 仅开放必要的服务端口,并使用
iptables
或firewalld
的端口限制功能替代全局关闭。
相关问答FAQs
Q1:关闭防火墙后如何重新开启?
A:不同发行版需使用对应工具重新启用防火墙:
- CentOS/RHEL(firewalld):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now
- Ubuntu 18.04+(ufw):
ufw enable
- Ubuntu 18.04及以下(iptables):通过
iptables-restore < /etc/iptables/rules.v4
恢复规则,或手动添加必要规则后保存。 - openSUSE/Fedora(nftables):
systemctl enable nftables --now
Q2:为什么关闭防火墙后某些服务仍然无法访问?
A:即使防火墙关闭,服务无法访问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 服务未启动:检查服务状态,如
systemctl status nginx
(Web服务)或systemctl status ssh
(SSH服务),确保服务正在运行。 - 端口未监听:使用
netstat -tuln | grep 端口号
或ss -tuln | grep 端口号
,确认服务是否正确监听目标端口(如Nginx默认监听80端口)。 - 网络策略限制:若系统位于云服务器(如阿里云、AWS),需检查云平台的安全组规则,确认是否已开放对应端口(云安全组相当于“云端防火墙”,需手动配置)。
- SELinux/AppArmor限制:CentOS的SELinux或Ubuntu的AppArmor可能限制服务访问,可临时关闭(如
setenforce 0
)或调整策略,而非关闭防火墙。
通过以上方法,可根据不同Linux发行版安全关闭防火墙,但再次强调,操作前务必评估风险,并在完成后尽快恢复防火墙配置,确保系统安全。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2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