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天阔服务器作为国内高性能计算与数据中心领域的核心产品,由中科曙光自主研发,依托在高端计算领域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形成了覆盖通用计算、高密度部署、智能加速等多场景的全栈服务器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以“稳定高效、灵活扩展、绿色智能”为核心设计理念,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能源、科研等关键行业,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算力支撑。

技术架构:融合前沿计算与工程创新
曙光天阔服务器的技术架构围绕“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四大维度构建,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协同优化,实现性能与可靠性的双重突破,在计算层,天阔服务器全面支持Intel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如第四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与AMD EPYC霄龙处理器,最高可配置128核CPU,支持多路并行计算,满足复杂业务的高并发需求;集成GPU、FPGA、ASIC等加速芯片,针对AI训练、科学计算等场景提供异构算力加速,提升计算效率。
存储方面,天阔服务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NVMe SSD、SATA HDD、SSD混合存储配置,通过PCIe 4.0/5.0高速接口实现低延迟、高吞吐的数据访问;针对大规模数据存储需求,可分布式扩展至EB级容量,并支持RAID 0/1/5/6/10等多种数据保护模式,保障数据安全性,网络层集成25GbE/100GbE高速以太网网卡,InfiniBand HCA(主机通道适配器)支持RDMA(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技术,减少CPU开销,提升节点间通信效率,适用于HPC集群与分布式计算场景。
散热与能效设计是天阔服务器的另一亮点,其采用“风冷+液冷”双轨散热方案,风冷机型通过优化风道设计与高密度风扇配置,实现高效散热;液冷机型支持冷板式与浸没式两种技术,PUE(电源使用效率)可低至1.1以下,大幅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搭载智能电源管理系统,支持动态电压调节与负载均衡,根据业务需求实时调整功耗,符合“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计算要求。
核心优势:稳定可靠,灵活适配多元需求
曙光天阔服务器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全场景适配”与“高可靠性”两大方面,在可靠性层面,服务器通过冗余设计(如双电源、双风扇、冗余网络)与故障预警机制(如IPMI智能平台管理接口),实现硬件故障的实时监测与快速恢复;关键部件(如主板、电源)均通过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10万小时验证,确保7×24小时稳定运行,满足金融、电信等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的行业需求。

灵活性方面,天阔服务器提供塔式、机架式、刀片式、多节点服务器等多种形态,可根据业务规模灵活部署,面向中小企业与分支机构,塔式机型以高性价比满足基础业务需求;面向大型数据中心,机架式机型支持1U到4U的紧凑设计,提升机柜空间利用率;针对云计算与微服务场景,多节点服务器可在2U空间内部署4-8个独立节点,实现密度与性能的平衡。
软件生态上,天阔服务器深度适配国产操作系统(如麒麟、统信UOS)、数据库(如达梦、人大金仓)与中间件,并通过与主流云平台(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的兼容性认证,支持本地数据中心与云环境的混合部署,助力企业实现算力资源的弹性调度与平滑迁移,曙光自主研发的iServer管理平台,可提供从硬件监控、资源调度到固件升级的一站式运维服务,降低管理复杂度与人力成本。
典型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曙光天阔服务器凭借强大的算力与灵活的配置,已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在云计算领域,天阔高密度服务器支撑大型公有云与私有云平台的建设,为虚拟化、容器化(如Kubernetes)提供弹性算力,助力企业构建敏捷高效的云原生应用环境;在大数据场景下,其并行计算能力与分布式存储方案,可支撑PB级数据的实时分析与挖掘,广泛应用于金融风控、智慧城市、科研数据处理等领域。
人工智能是天阔服务器的重要应用方向,通过集成NVIDIA A100/H100 GPU或国产AI加速卡,天阔AI服务器可提供数百TFLOPS的AI算力,支持大模型训练、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复杂任务,在医疗影像领域,某三甲医院采用天阔AI服务器构建影像分析平台,将CT、MRI图像的诊断效率提升60%;在自动驾驶领域,车企依托天阔服务器完成海量路测数据的模型训练,缩短算法迭代周期。

高性能计算(HPC)是天阔服务器的传统优势领域,其多路并行架构与高速互联技术,可满足气象预测、基因测序、石油勘探等科学计算需求,国家气象局采用天阔HPC集群构建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将天气预报精度提升至1公里分辨率,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在能源领域,中石油依托天阔服务器实现地质勘探数据的3D可视化模拟,提升油气资源勘探成功率。
产品系列分类(部分典型型号)
| 系列名称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 天阔I620-G30 | 2U双路机架式,支持Intel至强可扩展处理器,8个DDR5内存插槽,最多10个PCIe 5.0插槽 | 企业核心业务、虚拟化、分布式存储 |
| 天阔R4290-G30 | 4U四路机架式,支持256核AMD EPYC处理器,32个内存插槽,集成4个10GbE网络接口 | 大数据分析、HPC集群、数据库服务器 |
| 天阔A820-GPU | 2U四路AI服务器,支持8张NVIDIA A100/H100 GPU,NVMe存储池,液冷散热可选 | 大模型训练、深度学习、科学计算 |
| 天阔X400-M6 | 4U多节点服务器,单节点2路CPU,支持4个独立节点,高密度设计 | 云计算、微服务、边缘计算 |
相关问答FAQs
Q1:曙光天阔服务器是否支持国产化生态?
A1:是的,曙光天阔服务器全面适配国产化生态,在硬件层面,支持海光、鲲鹏等国产CPU;软件层面,兼容麒麟操作系统、统信UOS、欧拉操作系统等国产OS,以及达梦数据库、人大金仓、OceanBase等国产数据库,通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等保三级认证,满足政府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党政、金融、能源等国产化替代场景。
Q2:如何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曙光天阔服务器型号?
A2:选择曙光天阔服务器需结合业务场景、算力需求与预算综合考量:
- 中小企业/分支机构:若用于OA系统、轻量级数据库等基础业务,推荐塔式机型(如天阔I420-G30),性价比高且部署灵活;
- 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需高密度部署的,可选择多节点服务器(如天阔X400-M6),提升机柜空间利用率;需高性能计算的,推荐四路服务器(如天阔R4290-G30),支撑大数据分析与HPC任务;
-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涉及大模型训练或图像处理的,优先选择AI服务器(如天阔A820-GPU),配置多张GPU加速卡,并考虑液冷散热以降低能耗;
- 对可靠性要求高的行业(如金融、电信):建议选择冗余设计完善的双路机型(如天阔I620-G30),并搭配iServer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监控与故障预警。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2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