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技术学习、软件开发测试或服务器环境中,虚拟机技术因其能提供隔离、灵活且可复现的运行环境而广泛应用,在虚拟机中安装Linux系统,是许多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必备的技能,既能避免破坏宿主系统,又能安全地体验和学习Linux,本文将详细介绍从准备工作到安装完成的完整流程,帮助读者顺利完成Linux虚拟机的部署。
准备工作:安装前的必要条件
在开始安装前,需确保硬件资源、软件工具和系统镜像准备就绪,这是保障安装过程顺利的基础。
硬件资源要求
虚拟机的运行依赖于宿主机的硬件资源,需合理分配以确保性能:
- CPU:支持虚拟化技术(Intel VT-x或AMD-V),且需在BIOS/UEFI中启用虚拟化功能(部分电脑默认关闭,需进入BIOS设置开启)。
- 内存:建议至少分配2GB给虚拟机(运行桌面环境),若用于服务器场景可酌情减少,但不宜低于1GB。
- 硬盘空间:虚拟机硬盘文件(如.vmdk、.vdi)会占用宿主机磁盘空间,建议至少预留20GB(可根据需求扩展)。
- 存储:虚拟机文件需存储在NTFS、ext4等常见文件系统中,避免使用FAT32(单个文件大小受限)。
虚拟机软件选择
主流虚拟机软件各有特点,可根据需求选择:
软件名称 | 平台支持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VMware Workstation | Windows/Linux/macOS | 功能全面,性能优异,支持快照、克隆等高级功能,免费版有功能限制 | 专业开发、企业环境 |
VirtualBox | Windows/Linux/macOS | 开源免费,轻量级,社区支持良好,适合个人学习和测试 | 新手入门、日常使用 |
Hyper-V | Windows 10/11 Pro | 系统内置,无需额外安装,适合Windows用户 | Windows原生虚拟化需求 |
Linux系统镜像
从Linux发行版官网下载ISO镜像文件(推荐新手选择Ubuntu Desktop,图形化界面友好,文档丰富;服务器场景可选择CentOS Stream或Rocky Linux),镜像文件需校验完整性(如SHA256值),避免下载损坏导致安装失败。
创建虚拟机:步骤详解
以VirtualBox(免费开源)为例,介绍虚拟机的创建过程(VMware操作类似,界面略有差异)。
新建虚拟机
打开VirtualBox,点击“新建”按钮,进入虚拟机配置向导:
- 名称和系统类型:自定义虚拟机名称(如“Ubuntu-22.04”),类型选择“Linux”,版本选择“Ubuntu (64-bit)”(根据镜像版本调整)。
- 内存大小:拖动滑块分配内存,建议至少2048MB(2GB),若宿主机内存充足可分配4096MB(4GB)。
- 处理器:分配CPU核心数,建议至少2个(多核可提升性能,但需留1个核心给宿主机系统)。
- 创建虚拟硬盘:选择“创建虚拟硬盘”,推荐“VDI(VirtualBox磁盘镜像)”,存储类型选“动态分配”(初始文件较小,按需扩展),最大大小设为25GB(可根据需求调整)。
配置虚拟机设置
创建完成后,选中虚拟机,点击“设置”进行详细配置:
- 系统:在“主板”中确保“启用EFI”勾选(现代Linux推荐UEFI启动);在“加速”中勾选“启用VT-x/AMD-V”和“启用Nested VT-x/AMD-V”( nested VT-x用于嵌套虚拟化,如运行Docker)。
- 显示:调整显存大小(建议128MB),勾选“3D加速”(提升图形性能,支持桌面特效)。
- 存储:在“存储”-“控制器: IDE”中点击“空的光驱”图标,选择“选择磁盘文件”,下载的Linux ISO镜像会被自动加载为虚拟光盘。
- 网络:在“网络”-“适配器1”中,连接方式选择“NAT”(默认设置,虚拟机通过宿主机上网),若需虚拟机与宿主机或局域网互通,可改为“桥接网卡”(虚拟机作为独立设备接入局域网)。
安装Linux系统:图形化界面操作
启动虚拟机(点击“启动”按钮),会从ISO镜像引导进入Linux安装程序(以Ubuntu 22.04为例):
启动安装程序
虚拟机启动后,进入GRUB引导菜单,直接选择“Install Ubuntu”按Enter键,等待加载安装程序文件(若卡在“Boot from CD-ROM”,可按F12手动选择启动设备为硬盘)。
语言和键盘布局
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建议“English”或“简体中文”),键盘布局默认“English (US)”即可,除非需要特殊输入法。
分区方案(关键步骤)
点击“Install Ubuntu”后,进入磁盘分区界面,提供两种方案:
- 自动分区:适合新手,安装程序会自动分配根分区(/)、swap分区(虚拟内存)和/home分区(用户数据),默认选择“清除整个磁盘并安装Linux”。
- 手动分区:适合需要自定义的场景(如创建多系统、调整分区大小),点击“手动编辑分区表”:
- swap分区:大小建议为内存的1-2倍(如4GB内存分配8GB swap),用于休眠和系统缓存。
- 根分区(/):存放系统文件,建议至少15GB。
- /home分区:存放用户数据,剩余空间全部分配(重装系统时可保留此分区数据)。
- EFI系统分区:若使用UEFI启动,需创建300-500MB的FAT32分区(挂载点/boot/efi)。
分区方案 | 优点 | 缺点 | 适用人群 |
---|---|---|---|
自动分区 | 操作简单,无需专业知识 | 灵活性低,无法自定义分区 | 新手、普通用户 |
手动分区 | 灵活可控,可优化性能 | 操作复杂,需了解分区概念 | 开发者、系统管理员 |
用户配置
设置用户名、密码和主机名(主机名建议小写,无空格),勾选“需要我的密码才能登录”(若需自动登录可取消勾选)。
安装过程
确认配置后,点击“现在安装”,弹出提示点击“继续”,等待10-15分钟完成文件复制和系统安装,安装完成后,提示“现在重启计算机”,移除ISO镜像(虚拟机设置中存储-光驱-移除磁盘),按Enter键重启。
安装后配置:优化与增强
首次进入Linux系统后,需进行基础配置以提升使用体验:
系统更新
打开终端(快捷键Ctrl+Alt+T),执行以下命令更新系统: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 Ubuntu/Debian系 sudo dnf update -y # Fedora/CentOS Stream系
安装增强功能(VirtualBox)
增强功能(Guest Additions)可解决虚拟机分辨率自适应、鼠标共享、文件拖拽等问题:
- 虚拟机启动后,点击“设备”-“安装增强功能”,会自动挂载VirtualBox Guest Additions光盘。
- 在终端执行:
sudo apt install -y build-essential dkms linux-headers-$(uname -r) # 安装依赖 cd /media/user/VBoxLinuxAdditions # 进入光盘目录(user为当前用户名) sudo ./VBoxLinuxAdditions.run # 运行安装脚本
安装完成后重启虚拟机,分辨率可自动适应窗口大小。
网络配置
若使用NAT模式,虚拟机可通过宿主机上网;若需固定IP,可编辑网络配置文件(如Ubuntu的/etc/netplan/01-netcfg.yaml
),配置静态IP(需与宿主机同网段)。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 虚拟机无法启动:检查BIOS是否开启虚拟化,VirtualBox是否启用VT-x;若报错“VT-x is not available”,可在虚拟机设置“系统”-“处理器”中勾选“启用PAE/NX”。
- 安装过程中卡顿:减少虚拟机内存或CPU分配,确保ISO镜像完整。
- 磁盘空间不足:通过虚拟机设置“存储”-“虚拟硬盘”-“扩容”扩展硬盘大小,再使用Linux命令(如
growpart
、resize2fs
)调整分区大小。
FAQs
Q1:虚拟机安装Linux后无法连接网络怎么办?
A:首先检查虚拟机网络模式是否为NAT或桥接(NAT模式需确保宿主机网络正常);若为NAT模式,可尝试在VirtualBox“管理”-“网络”中查看NAT网络是否启用,或重启虚拟机网络服务(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ing
);若仍无法解决,可尝试重新配置网络适配器或更换网络模式。
Q2:如何将虚拟机中的文件复制到宿主机?
A:方法1:安装增强功能后,可通过“设备”-“共享剪贴板”和“拖放”实现文件复制;方法2:在虚拟机中设置共享文件夹(VirtualBox“设置”-“共享文件夹”),将宿主机目录共享,虚拟机中通过/mnt/share访问;方法3:使用FTP、SCP等工具通过网络传输文件(需虚拟机和宿主机网络互通)。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3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