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Linux启动盘是安装、测试或救援Linux系统的常用方法,通过U盘引导可灵活选择不同Linux发行版,以下是详细步骤,涵盖工具准备、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帮助顺利完成制作。
准备工具和材料
- U盘:建议容量至少8GB(确保镜像文件可存放,部分发行版ISO文件超过4GB),优先选择品牌U盘(如金士顿、闪迪),避免劣质产品导致写入失败。
- Linux镜像文件(ISO):从目标Linux发行版官网下载(如Ubuntu、Fedora、Arch Linux等),需确认版本(如桌面版/服务器版)和架构(64位/32位),推荐下载后校验SHA256值,避免文件损坏。
- 写盘工具:根据操作系统选择:
- Windows系统:Rufus、BalenaEtcher;
- macOS/Linux系统:BalenaEtcher、Ventoy、dd命令(Linux/macOS自带)。
制作Linux启动盘详细步骤
下载并校验Linux镜像
- 访问目标发行版官网(如Ubuntu官网的“下载”页面),选择对应版本的ISO文件,下载时确保网络稳定,避免中途断点续传导致文件损坏。
- 下载完成后,使用校验工具(如Windows的HashTab、Linux的
sha256sum
命令)计算ISO文件的SHA256值,与官网提供的校验值对比,一致则文件完整,否则需重新下载。
备份U盘数据
制作启动盘会格式化U盘,务必提前备份U盘内所有重要数据(如文档、照片等),避免数据丢失,若U盘内有分区,可通过“此电脑”(Windows)或“磁盘工具”(macOS)提前备份。
选择写盘工具并制作启动盘
不同工具操作略有差异,以下以常用工具为例说明:
(1)Windows系统:使用Rufus制作(推荐新手)
- 步骤:
① 插入U盘,打开Rufus(官网下载最新版,无需安装,直接运行);
② 在“设备”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的U盘;
③ 点击“选择”按钮,下载好的Linux ISO文件;
④ “映像选项”默认选择“DD映像模式”(部分发行需选“ISO镜像模式”);
⑤ “分区方案”和“目标系统”根据需求选择:- 若电脑支持UEFI启动(较新电脑),选“GPT分区方案”和“UEFI(非CSM)目标系统”;
- 若为老旧电脑仅支持BIOS启动,选“MBR分区方案”和“BIOS(或CSM)目标系统”;
⑥ “卷标”可自定义(如“Linux Install”),文件系统默认选“FAT32”(兼容性最好);
⑦ 点击“开始”,弹出警告窗口(提示格式化U盘),确认后等待写入完成(约5-15分钟,视U盘速度和ISO大小而定)。
(2)跨平台工具:BalenaEtcher(简单易用)
- 步骤:
① 下载并安装BalenaEtcher(支持Windows/macOS/Linux);
② 插入U盘,打开工具,点击“Flash from file”选择ISO文件;
③ 点击“Select target”选择U盘;
④ 点击“Flash!”开始写入,等待进度条完成(自动校验写入完整性)。
(3)多系统支持:Ventoy(适合需要多ISO的用户)
Ventoy优势:支持一次性写入多个ISO文件,启动时选择即可,无需重复制作U盘。
- 步骤:
① 下载Ventoy最新版(官网),解压后运行VentoyGUI(Windows)或直接双击VentoyDiskGUI(macOS/Linux);
② 插入U盘,在“设备”中选择U盘,点击“安装”(会格式化U盘,提前备份数据);
③ 安装完成后,将下载的Linux ISO文件直接拖拽到U盘根目录(无需额外写盘);
④ 启动时选择Ventoy菜单,再选择对应ISO即可进入安装/测试界面。
验证启动盘是否制作成功
- 虚拟机测试:使用VirtualBox或VMware新建虚拟机,选择“使用磁盘映像文件”,加载U盘,启动后若进入Linux安装界面或Live环境(可试用系统),则启动盘正常。
- 实际电脑测试:插入U盘,重启电脑,开机时按特定键进入启动菜单(常见F12、F11、Esc等,不同品牌电脑按键不同),选择U盘启动,若能进入Linux引导界面,则制作成功。
设置BIOS/UEFI启动(若需从U盘安装系统)
若电脑默认从硬盘启动,需修改BIOS/UEFI设置:
- 进入BIOS/UEFI:开机时按特定键(如Del、F2、F10),进入BIOS设置界面;
- 关闭安全启动(可选):部分Linux发行版(如Ubuntu)需关闭“Secure Boot”(在“Boot”或“Security”选项中);
- 设置启动模式:
- UEFI模式:选择“Boot Mode”为“UEFI Only”,启动顺序中选U盘的UEFI项(如“UEFI: Kingston USB”);
- BIOS模式:选择“Boot Mode”为“Legacy Only”,启动顺序中选U盘的Legacy项(如“USB-HDD”);
- 保存设置:按F10保存并退出,电脑会自动从U盘启动。
注意事项
- U盘选择:避免使用“扩容盘”(虚标容量),可通过“H2testw”工具检测U盘真实容量。
- 镜像版本:下载ISO文件时需匹配电脑架构(目前主流为64位,旧电脑可能需32位)。
- 写盘过程:写入时不要拔出U盘或关闭电脑,否则可能导致U盘损坏。
- 启动盘格式:制作后U盘可能无法在Windows正常显示(因分区格式为FAT32或Linux专用),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启动功能。
相关问答FAQs
Q1:制作Linux启动盘时提示“设备受写保护”,如何解决?
A:该问题通常由U盘物理写保护或软件导致,解决方法:① 检查U盘是否有物理写保护开关(部分U盘侧面有开关),关闭后重试;② 尝试注册表修复(Windows):按Win+R
输入regedit
,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torageDevicePolicies
,将右侧的WriteProtect
值改为0(若无该键,需新建DWORD32值,命名为WriteProtect,值为0);③ 换台电脑或换U盘尝试,排除硬件故障。
Q2:为什么用Ventoy制作的启动盘无法启动?
A:可能原因及解决:① U盘未正确安装Ventoy:重新打开VentoyGUI,点击“安装”重新部署U盘;② ISO文件损坏:用Ventoy自带的“校验ISO”功能检查ISO完整性,或重新下载镜像;③ 电脑BIOS设置问题:确保启动模式为UEFI(或Legacy,与Ventoy分区方案匹配),关闭Secure Boot,或尝试开启CSM支持;④ U盘分区表错误:用磁盘工具(如Windows的“磁盘管理”)删除U盘所有分区,重新通过Ventoy安装。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3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