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器领域,Linux操作系统凭借其开源特性、稳定性、安全性及强大的社区支持,已成为企业级应用的首选,无论是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云计算平台还是容器化部署,Linux都能提供高效可靠的运行环境,本文将详细介绍服务器安装Linux的全流程,从前期准备到安装配置,帮助读者顺利完成部署。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安装Linux之前,充分的准备是确保安装过程顺利的关键,主要包括硬件兼容性检查、系统版本选择及安装介质制作。
硬件兼容性检查
服务器的硬件配置直接影响Linux系统的运行效果,需重点确认以下组件:
- CPU:主流x86_64架构(Intel/AMD)兼容性最佳,部分ARM架构服务器(如华为鲲鹏、飞腾)需选择对应发行版;
- 内存:建议至少4GB,若运行数据库或虚拟化,推荐8GB以上;
- 硬盘:SSD优先(提升随机读写性能),容量至少50GB(根据业务需求调整),支持SATA/NVMe/SCSI接口;
- 网络:千兆以太网为标配,部分场景需支持多网卡绑定;
- 其他:检查RAID卡(若需磁盘阵列)是否在Linux内核中有驱动支持,避免硬件无法识别。
Linux发行版选择
不同Linux发行版适用于不同场景,需根据业务需求选择:
发行版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CentOS Stream | RHEL上游版本,企业级稳定性,长期支持(LTS) | 传统企业应用、金融、数据库 |
Ubuntu Server | 易用性高,软件生态丰富,社区活跃,LTS版本提供5年支持 | 云计算、容器化、开发测试环境 |
Debian | 极度稳定,软件包数量多,适合长期维护 | 嵌入式设备、服务器基础架构 |
Rocky Linux | RHEL重建版,完全兼容RHEL生态,免费商业支持 | 企业级替代方案,追求成本控制 |
对于初学者,推荐Ubuntu Server(图形化安装界面友好);企业级生产环境建议选择CentOS Stream或Rocky Linux(稳定性与安全性有保障)。
安装介质制作
下载对应版本的ISO镜像(从官网获取,确保来源可靠),使用工具制作启动U盘:
- Windows:推荐BalenaEtcher或Rufus(选择“DD模式”写入);
- Linux:使用
dd
命令(如sudo dd if=/path/to.iso of=/dev/sdX bs=4M status=progress
,注意替换/dev/sdX
为U盘设备名)。
Linux服务器安装步骤
以Ubuntu Server 22.04 LTS为例,详细说明安装流程(其他发行版步骤类似,界面略有差异)。
BIOS/UEFI设置
将制作好的启动U盘插入服务器,开机时按F2/F10/Del进入BIOS/UEFI界面:
- 启动顺序:将U盘设置为第一启动项;
- 虚拟化支持:开启Intel VT-x/AMD-V(若后续需运行虚拟机或容器);
- 安全启动(Secure Boot):可临时关闭(部分Linux发行版需关闭才能安装)。
启动安装程序
保存BIOS设置后重启,从U盘启动,进入Ubuntu安装界面,选择“Install Ubuntu Server”开始安装。
语言与区域设置
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推荐“English”避免编码问题)和时区(Asia/Shanghai)。
磁盘分区
磁盘分区是安装的核心步骤,直接影响系统性能和数据安全,常见分区方案如下:
分区类型 | 说明 | 推荐配置(以50GB硬盘为例) |
---|---|---|
标准分区 | 简单直接,适合小容量或固定需求场景 | /boot: 1G(FAT32,存放引导文件) |
swap: 4G(内存≤8GB时swap=内存;>8GB时swap=2倍内存,但不超过16GB) | ||
/: 剩余空间(根分区,存放系统文件) | ||
LVM(逻辑卷管理) | 支持动态扩展、快照,适合需要灵活调整分区大小的场景 | 创建物理卷(PV)→ 卷组(VG)→ 逻辑卷(LV),如LV_root、LV_data等 |
Btrfs | 支持快照、压缩、RAID,适合数据密集型场景 | 可替代传统分区,但需内核支持 |
操作步骤:
- 选择“手动分区”,点击当前硬盘(如“sda”);
- 创建分区:点击“+”号,依次创建/boot(主分区,启动标志)、swap(交换分区)、/(根分区,主分区);
- 若使用LVM,先创建“物理卷”,再创建“卷组”,最后创建逻辑卷并挂载到/、/home等目录;
- 确认分区后,点击“现在安装”保存配置。
网络配置
- 静态IP:企业服务器推荐使用静态IP,设置IP地址(如192.168.1.100)、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92.168.1.1)、DNS(如8.8.8.8);
- DHCP:测试环境可选择DHCP自动获取,但生产环境务必使用静态IP避免IP变化。
用户创建
创建一个非root用户(避免直接使用root账户),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勾选“将用户设置为管理员”(Ubuntu)或加入wheel组(CentOS),提升管理权限。
软件包选择
服务器通常选择“最小化安装”(Minimal Install),仅安装基础系统,后续通过apt
(Ubuntu)或yum
(CentOS)按需安装软件(如nginx、docker、mysql),减少安全风险。
完成安装
安装完成后,拔出U盘,重启服务器,首次登录使用创建的用户账户,通过sudo su -
切换至root用户(需输入用户密码)。
安装后基础配置
-
更新系统:
Ubuntu: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CentOS:sudo yum update -y
-
配置SSH远程登录:
编辑/etc/ssh/sshd_config
文件,修改以下配置:PermitRootLogin no
(禁用root远程登录)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
(禁用密码登录,改用密钥认证)
重启SSH服务: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
防火墙配置:
Ubuntu:sudo ufw allow 22/tcp
(开放SSH端口),sudo ufw enable
CentOS: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22/tcp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
时区同步:
安装ntpdate
同步时间:sudo apt install ntpdate -y
,sudo ntpdate time.windows.com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安装Linux服务器时提示“Failed to mount /cdrom: No medium found”,如何解决?
解答:该错误通常由安装介质无法识别导致,可尝试以下方法:
- 检查U盘是否制作正确:重新下载ISO镜像,使用BalenaEtcher重新制作启动U盘;
- 关闭Secure Boot:在BIOS中禁用Secure Boot(部分Linux发行版与Secure Boot兼容性不佳);
- 尝试从硬盘安装:将ISO镜像复制到服务器硬盘中,通过grub引导安装(需提前配置grub)。
问题2:如何选择适合企业级服务器的Linux发行版?
解答:选择企业级Linux发行版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 长期支持(LTS):优先选择LTS版本(如Ubuntu Server 22.04 LTS支持5年,CentOS Stream支持滚动更新),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安全补丁供应;
- 商业支持:若企业需要付费技术支持,可选择RHEL(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或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SLES),或选择有商业社区的重建版(如Rocky Linux、AlmaLinux);
- 硬件兼容性:确认发行版是否支持服务器硬件(如RAID卡、网卡驱动),可通过官网硬件兼容列表查询;
- 生态与工具:考虑企业现有技术栈(如容器化场景推荐Ubuntu Server,传统企业应用推荐CentOS Stream)。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3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