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操作系统中,创建进程是操作系统核心功能之一,主要通过系统调用实现,最常用的是fork()系统调用,它是Linux/Unix中创建新进程的基础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fork()创建两个进程,并探讨相关机制和注意事项。

fork()系统调用基础
fork()是Linux中用于创建子进程的系统调用,其核心作用是复制当前进程(父进程)的副本,生成一个全新的子进程,子进程与父进程几乎完全相同,包括代码段、数据段、堆栈、寄存器状态、打开的文件描述符等,但两者拥有独立的进程ID(PID)和父进程ID(PPID)。
fork()的返回值是其关键设计:
- 在父进程中,fork()返回子进程的PID(正整数),便于父进程管理子进程;
- 在子进程中,fork()返回0,子进程可通过此值区分自身;
- 失败时,fork()返回-1(通常因进程数超限或内存不足)。
通过fork()的返回值,程序可通过条件判断(如if语句)让父子进程执行不同逻辑,从而实现“一个进程分裂为两个进程”的效果。
创建两个进程的实践流程
假设目标是创建一个父进程及其一个子进程,共两个进程,具体步骤如下:
调用fork()生成子进程
在父进程中调用fork()后,操作系统会创建子进程,并开始调度父子进程的执行顺序(调度器决定,可能是父进程先执行,也可能是子进程先执行)。

通过返回值区分父子进程
利用fork()的返回值,用条件分支让父子进程执行不同代码:
- 父进程:返回子进程PID,可执行父进程专属逻辑(如等待子进程结束);
- 子进程:返回0,可执行子进程专属逻辑(如调用新程序或独立任务)。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C语言示例,展示如何创建两个进程并区分其行为: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wait.h>
int main() {
pid_t pid = fork(); // 调用fork()创建子进程
if (pid < 0) { // fork()失败
perror("fork failed");
return 1;
} else if (pid == 0) { // 子进程分支
printf("Child process: PID=%d, PPID=%dn", getpid(), getppid());
sleep(2); // 模拟子进程执行任务
printf("Child process finishedn");
} else { // 父进程分支
printf("Parent process: PID=%d, Child PID=%dn", getpid(), pid);
wait(NULL); // 等待子进程结束
printf("Parent process finishedn");
}
return 0;
}
执行流程:
- 父进程调用fork(),子进程被创建;
- 子进程进入
pid==0分支,打印自身PID和父进程PPID,休眠2秒后结束; - 父进程进入
pid>0分支,打印自身PID和子进程PID,调用wait()阻塞等待子进程结束,子进程结束后父进程继续执行并退出。
fork()与vfork()的对比
除了fork(),Linux还提供了vfork()系统调用,两者在创建进程时存在差异,可通过下表对比:
| 特性 | fork() | vfork() |
|---|---|---|
| 地址空间复制 | 写时复制(Copy-on-Write),子进程复制父进程地址空间(仅写时复制) | 不复制父进程地址空间,子进程与父进程共享地址空间 |
| 执行顺序 | 父子进程并发执行,调度器决定顺序 | 子进程先执行,直到调用exec()或exit()后父进程才执行 |
| 适用场景 | 通用进程创建,子进程可能修改数据 | 子进程立即调用exec()执行新程序,避免复制地址空间的开销 |
| 安全性 | 父子进程独立,修改数据互不影响 | 子进程修改父进程数据可能导致不可预知错误 |
在需要创建两个进程且子进程无需继承父进程数据时,vfork()可节省资源,但需确保子进程不修改共享数据。

进程创建后的资源管理
创建进程后,需注意资源管理,避免僵尸进程(子进程结束但父进程未回收)或资源泄露:
- 等待子进程结束:父进程可通过wait()或waitpid()回收子进程资源,获取子进程退出状态;
- 文件描述符继承:子进程继承父进程的文件描述符,需通过
close()关闭不需要的描述符,避免资源浪费; - 信号处理:子进程继承父进程的信号处理方式,但需根据需求调整(如忽略SIGCHLD信号以避免父进程被中断)。
相关问答FAQs
Q1: 为什么fork()后通常需要调用exec()?
A: fork()创建的子进程是父进程的副本,若子进程需要执行全新的程序(如启动另一个命令),需调用exec()系列函数(如execlp())替换当前进程的代码段和数据段,加载新程序,若不调用exec(),子进程将重复执行父进程的代码,除非通过条件分支实现差异化逻辑。
Q2: 如何避免僵尸进程的产生?
A: 僵尸进程是子进程结束后,其PCB(进程控制块)仍存在于系统中,等待父进程回收,避免方法有两种:
- 父进程调用wait()或waitpid()主动回收子进程资源;
- 父进程捕获SIGCHLD信号(子进程结束信号),在信号处理函数中调用wait()回收资源;
- 若父进程无需关心子进程状态,可将SIGCHLD信号设置为SIG_IGN(忽略),系统会自动回收子进程资源(需Linux内核2.6及以上版本支持)。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3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