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器部署中,CentOS因其稳定性和开源特性被广泛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CentOS服务器的完整安装流程,从准备工作到系统配置,帮助用户顺利完成部署。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
硬件要求确认
根据服务器用途规划硬件配置,基础要求如下:- CPU:至少64位处理器(x86_64架构),推荐2核心以上;
- 内存:最小2GB(推荐4GB以上,运行图形界面需至少4GB);
- 硬盘:至少20GB可用空间(推荐100GB以上,根据数据量调整);
- 网络:支持千兆以太网,确保安装时可访问网络源(若离线安装需提前下载ISO镜像及软件包);
- 其他:U盘(8GB以上,用于制作安装启动盘)或光驱(若使用光盘安装)。
-
CentOS镜像下载
官方镜像下载地址:https://www.centos.org/download/,推荐选择“CentOS Stream”或“CentOS 7”(若需长期支持,可选择CentOS 7,但官方已于2024年停止维护,建议优先使用CentOS Stream或基于RHEL的衍生版如Rocky Linux、AlmaLinux)。 -
安装介质制作
- Windows环境:使用UltraISO或Ventoy工具将ISO镜像写入U盘(选择“写入硬盘镜像”功能,确保U盘数据已备份);
- Linux环境:通过命令行制作启动盘,
dd if=CentOS-Stream-9-x86_64-dvd1.iso of=/dev/sdX bs=4M status=progress
(/dev/sdX
为U盘设备名,需通过lsblk
确认)。
-
网络环境准备
若通过网络安装(如HTTP/FTP源),确保服务器能访问外网或已配置本地镜像源;若离线安装,需将ISO镜像中的Packages
目录挂载为本地源。
启动安装程序
-
进入BIOS/UEFI设置
将服务器重启,反复按F2
、F10
或DEL
键进入BIOS/UEFI界面(不同品牌服务器按键可能不同),关闭“Secure Boot”(避免部分启动问题),设置启动顺序为“U盘优先”或“光驱优先”,保存设置后重启。 -
启动安装程序
从U盘或光盘启动后,进入CentOS安装界面,选择“Install CentOS Stream 9”按回车键,等待加载安装程序文件(若提示“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hardware drivers”,可跳过测试以加快速度)。
安装程序配置
-
语言与键盘布局
- 语言:选择“简体中文(中国)”;
- 键盘:默认“美国英语”,若需中文输入法可后续添加。
-
安装源配置
- 若使用U盘安装,默认选择“本地介质”,程序会自动识别U盘中的ISO镜像;
- 若通过网络安装,选择“网络”,输入镜像源地址(如
http://mirror.centos.org/centos/9-stream/BaseOS/x86_64/os/
)。
-
时区与日期时间
时区选择“亚洲/上海”,开启“网络时间同步”(NTP),确保系统时间准确。 -
磁盘分区(关键步骤)
-
自动分区:适合新手,选择“自动创建分区”,程序会默认划分
/boot
(1G,ext4)、swap
(内存的1-2倍,若内存大于8GB可设为8GB)、(剩余空间,ext4); -
手动分区:推荐用于生产环境,需合理规划分区(避免单点故障),以下为参考方案:
分区 挂载点 文件系统 大小建议 是否格式化 用途说明 /boot /boot xfs/ext4 1G 是 启动分区,存放内核及引导文件 swap swap swap 内存1-2倍 是 交换分区,用于内存扩展 xfs/ext4 剩余空间 是 根分区,存放系统文件 /home /home xfs/ext4 20G+ 是 用户数据分区(可选) /data /data xfs/ext4 剩余空间 是 业务数据分区(可选) -
注意:若使用RAID磁盘阵列,需先创建RAID设备(如
md0
)再分区;对于SSD,建议开启fstrim
以提升性能。
-
-
网络配置
- 有线网络:默认开启DHCP,若需静态IP,点击“配置”→“IPv4设置”→“手动”,输入IP地址(如
168.1.100
)、子网掩码(255.255.0
)、网关(168.1.1
)、DNS(如114.114.114
); - 无线网络:若服务器支持无线,需提前加载驱动并配置SSID和密码。
- 有线网络:默认开启DHCP,若需静态IP,点击“配置”→“IPv4设置”→“手动”,输入IP地址(如
-
安全配置
- 设置root密码:建议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特殊字符,长度至少12位;
- 创建普通用户:勾选“自定义root密码后,创建用户”,输入用户名(如
admin
)和密码,后续操作尽量通过普通用户登录,提升安全性。
-
软件包选择
- 最小化安装:仅包含基础系统,适合服务器环境,减少资源占用;
- 带GUI的服务器:包含图形界面(如GNOME),适合需要可视化管理场景;
- 开发工具:若需编译软件或开发,可勾选“开发工具”组包。
开始安装与后续配置
-
安装过程
确认配置无误后,点击“开始安装”,等待20-30分钟(根据硬件性能而定),期间可设置时区、语言等。 -
首次登录
安装完成后重启服务器,进入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普通用户或root)及密码,首次登录建议更新系统:sudo dnf update -y # CentOS Stream/8+使用dnf,CentOS 7使用yum
-
基础配置
- 网络验证:
ping www.baidu.com
检查网络是否正常; - 防火墙配置:若需开放端口,执行
sudo firewall-cmd --add-port=80/tcp --permanent
(开放80端口)并重载防火墙; - SSH远程登录:默认已开启,客户端可通过
ssh username@IP
连接; - 禁用root远程登录(安全加固):编辑
/etc/ssh/sshd_config
,将PermitRootLogin yes
改为no
,重启SSH服务: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
- 网络验证:
常见问题FAQs
Q1:安装CentOS时提示“No storage devices found”,如何解决?
A:该问题通常因未识别到磁盘或磁盘模式不兼容导致,可尝试以下方法:
- 检查BIOS/UEFI中是否开启“RAID模式”或“AHCI模式”(根据服务器磁盘配置选择);
- 若使用SATA转USB接口的硬盘盒,需确保驱动正常加载;
- 在安装界面按
Esc
键,进入“troubleshoot”→“Rescue a CentOS system”,选择“Skip”进入命令行,使用lsblk
查看磁盘设备,若磁盘存在但未显示,可尝试modprobe ahci
加载驱动。
Q2:CentOS安装后无法上网,如何排查?
A:按以下步骤排查网络问题:
- 检查网卡是否启用:
ip a
查看网卡状态(如ens33
),若显示DOWN
,执行sudo ifup ens33
启用; - 检查网络配置: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确认BOOTPROTO=static
(静态IP)或dhcp
(动态IP),ONBOOT=yes
; - 检查DNS解析:
cat /etc/resolv.conf
,确保包含nameserver
(如114.114.114
),若无可手动添加; - 检查网关:
route -n
查看默认网关是否正确,若缺失可执行sudo route add default gw 网关地址
; - 关闭NetworkManager(若使用传统网络服务):
sudo systemctl stop NetworkManager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完成CentOS服务器的安装与基础配置,后续可根据业务需求安装所需服务(如Nginx、MySQL、Docker等)。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3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