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安装是企业IT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环节,本文将从准备工作、系统安装、基础配置到安全加固,详细讲解服务器的完整安装流程,帮助用户顺利完成部署。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安装前,需明确服务器用途(如Web服务、数据库、虚拟化等)并完成硬件与软件的准备工作,避免安装过程中出现兼容性问题或资源不足。
硬件要求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以下是不同场景的推荐配置:
应用场景 | CPU核心数 | 内存 | 存储 | 网络带宽 |
---|---|---|---|---|
入门级Web服务 | 4-8核 | 8-16GB | 256GB SSD + 1TB HDD | 1Gbps |
中小型数据库 | 8-16核 | 32-64GB | 512GB SSD + 2TB HDD | 10Gbps |
企业级虚拟化/云计算 | 16核以上 | 64GB+ | 1TB SSD + 4TB HDD阵列 | 25Gbps+ |
注意事项:
- 确保服务器硬件兼容所选操作系统(如Linux或Windows Server);
- 检查RAID卡是否驱动支持(若配置磁盘阵列);
- 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首次安装必备),或准备IPMI/iDRAC远程管理工具(后续可通过远程操作)。
软件准备
- 操作系统镜像:根据需求下载ISO文件(如Ubuntu Server 22.04 LTS、Windows Server 2022、CentOS 7等),从官网获取确保安全性;
- 启动盘制作工具:如Rufus(Windows)、balenaEtcher(跨平台),用于将ISO写入U盘或光盘;
- 远程连接工具:PuTTY(Linux命令行)、Xshell、SecureCRT(SSH连接),或Windows自带的“远程桌面连接”(Windows Server);
- 驱动程序:下载服务器硬件的官方驱动(如网卡、RAID卡驱动),尤其对于非主流硬件或旧服务器。
操作系统安装步骤
以主流的Ubuntu Server 22.04 LTS和Windows Server 2022为例,分别说明安装流程。
Ubuntu Server 22.04 LTS 安装
(1)启动盘与引导
将制作好的启动盘插入服务器,开机时按特定键(如F12、Del)进入BIOS/UEFI设置,选择从U盘启动,进入安装界面后,选择“Install Ubuntu Server”。
(2)语言与键盘布局
默认选择“English”,键盘布局选“United States”。
(3)网络配置
若服务器有网络,选择“Configure network”并设置静态IP(避免DHCP冲突),
- IP地址:192.168.1.100
- 子网掩码:255.255.255.0
- 网关:192.168.1.1
- DNS:8.8.8.8
(4)磁盘分区
- 选择“Manual”手动分区(推荐新手使用“Guided – use entire disk”自动分区);
- 创建分区表:GPT(UEFI启动)或MBR(Legacy启动,若不支持UEFI);
- 关键分区:
/boot/efi
:512MB(FAT32,UEFI启动必需);- 剩余空间的50-70%(根分区,ext4格式);
swap
:内存的1-2倍(交换分区,用于虚拟内存);/home
:剩余空间(用户数据分区,ext4格式)。
(5)用户创建
设置主机名(如web-server
)、创建普通用户(避免直接使用root)、设置密码。
(6)安装与重启
等待安装完成,拔出U盘,重启服务器,使用普通用户登录后,可通过sudo su -
切换至root。
Windows Server 2022 安装
(1)启动与引导
插入启动盘,开机按F12选择从U盘启动,进入Windows安装界面,点击“下一步”→“现在安装”。
(2)版本选择
选择“Windows Server 2022 Standard/Datacenter”(Datacenter支持无限虚拟机,Standard支持2个虚拟机)。
(3)许可证激活
若已有密钥,输入密钥;若无,选择“我没有产品密钥”,后续可通过“设置”激活。
(4)安装类型
选择“自定义:仅安装Windows(高级)”,进入磁盘分区界面。
(5)磁盘分区
- 若为新硬盘,点击“新建”→“应用”创建系统保留分区(500MB,EFI系统分区);
- 继续新建“主分区”(分配剩余空间,默认格式为NTFS);
- 选择主分区并点击“下一步”开始安装。
(6) 配置与登录
等待安装完成后,重启服务器,进入“Out of Box Experience (OOBE)”,设置管理员密码、禁用小键盘提示、创建用户(可选),登录后,通过“服务器管理器”进行后续配置。
基础配置与优化
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进行基础配置以确保服务器稳定运行。
网络配置
-
Linux:编辑
/etc/netplan/01-netcfg.yaml
文件,设置静态IP(示例):network: version: 2 ethernets: enp1s0: dhcp4: no addresses: [192.168.1.100/24] gateway4: 192.168.1.1 nameservers: addresses: [8.8.8.8, 114.114.114.114]
执行
netplan apply
生效。 -
Windows Server:打开“服务器管理器”→“本地服务器”→“IPv4”→“属性”,设置静态IP、DNS、网关。
系统更新
- Linux (Ubuntu):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 Windows Server:
打开“服务器管理器”→“管理”→“Windows Update”,检查并安装所有更新。
远程服务配置
- Linux:安装SSH服务并启动:
sudo apt install openssh-server -y sudo systemctl enable ssh --now
- Windows Server:默认开启“远程桌面”,若需启用,可通过“系统属性”→“远程”勾选“允许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
安全加固设置
服务器安全是运维的核心,需完成以下加固操作:
防火墙配置
- Linux (Ubuntu):使用
ufw
管理防火墙:sudo ufw enable sudo ufw allow ssh (默认22端口) sudo ufw allow 80/tcp (HTTP) sudo ufw allow 443/tcp (HTTPS)
- Windows Server:通过“高级安全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入站规则,仅开放必要端口(如22、80、443)。
SSH安全加固(Linux)
- 编辑
/etc/ssh/sshd_config
文件:- 修改默认端口:
Port 2222
(避免默认22端口被扫描); - 禁用root登录:
PermitRootLogin no
; - 启用密钥认证:
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
(需提前配置SSH密钥)。
重启SSH服务: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
- 修改默认端口:
用户与权限管理
- 创建普通用户并加入
sudo
组:sudo useradd -m adminuser sudo passwd adminuser sudo usermod -aG sudo adminuser
- 定期修改密码,启用密码复杂度策略(Linux可通过
pam_pwquality
模块配置)。
日志与监控
- 安装
fail2ban
防止暴力破解:sudo apt install fail2ban -y
- 配置日志轮转:编辑
/etc/logrotate.conf
,避免日志文件过大。
相关问答FAQs
Q1:服务器安装后无法连接网络,如何排查?
A:可按以下步骤排查:
- 检查物理连接:网线是否插紧,交换机端口指示灯是否正常;
- 查看IP配置:Linux执行
ip a
,Windows执行ipconfig
,确认IP、子网掩码、网关是否正确; - 检查DNS:尝试
ping 8.8.8.8
,若通则DNS问题,修改为公共DNS(如8.8.8.8); - 检查防火墙:临时关闭防火墙测试(Linux:
sudo ufw disable
;Windows:关闭“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若恢复则需调整防火墙规则; - 检查网卡驱动:Linux执行
lspci | grep Ethernet
,查看网卡是否被识别,Windows设备管理器中是否有黄色感叹号。
Q2:如何选择适合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A:选择操作系统需结合业务需求、技术栈和运维能力:
- Linux(Ubuntu/CentOS/Debian):
- 适合开源项目、Web服务(Nginx/Apache)、容器化(Docker/K8s);
- 免费开源,资源占用低,安全性高,但需掌握命令行操作;
- 推荐:Ubuntu(新手友好,社区活跃)、CentOS(企业稳定,RHEL衍生)。
- Windows Server:
- 适合.NET Framework应用、AD域控、SQL Server环境;
- 图形化界面操作便捷,但需付费授权,资源占用较高;
- 推荐:中小型企业选择Standard版,虚拟化需求多选Datacenter版。
- 其他:若需高性能计算,可选FreeBSD;若需轻量级部署,可选CoreOS(容器专用)。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完成服务器的安装与基础配置,后续需根据业务需求安装应用服务(如Nginx、MySQL、Docker等),并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与安全更新,确保服务器稳定运行。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38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