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更改密码是保障系统安全的核心操作,定期更新可有效防范暴力破解、内部越权访问等风险,同时满足《网络安全法》及等保2.0对身份认证的合规要求,无论是Linux还是Windows服务器,正确的密码修改流程需兼顾操作规范与安全性,避免因误操作导致服务中断或数据泄露。
更改前的准备工作
在操作前,需完成三项关键准备:一是数据备份,通过tar
命令打包重要目录或使用云服务器快照功能,防止密码修改过程中发生异常导致数据丢失;二是通知相关用户,提前告知运维、开发等团队成员密码变更时间,避免因登录失败影响业务连续性;三是确认权限,确保当前账户具备管理员(Linux的root或Windows的administrator)权限,否则需先提权或联系系统管理员。
不同系统服务器的密码修改步骤
Linux服务器(以CentOS 7为例)
- 登录服务器:通过SSH工具以root身份登录,或使用
su -
命令切换至root账户。 - 执行修改命令:
- 修改当前用户密码:输入
passwd
,按提示两次输入新密码(输入时无显示)。 - 修改其他用户密码:输入
passwd username
(username为目标用户名)。
- 修改当前用户密码:输入
- 设置密码策略:使用
chage
命令管理密码有效期,例如chage -M 90 username
设置密码90天后过期,chage -W 7 username
提前7天发送过期提醒。 - 验证结果:通过
su - username
切换用户或尝试SSH登录,确认密码生效。
Windows服务器(以Server 2019为例)
- 图形界面操作:
- 打开“服务器管理器”,点击“工具”→“计算机管理”,进入“本地用户和组”→“用户”。
- 右键目标用户(如administrator),选择“设置密码”,输入两次新密码并确认。
- PowerShell命令操作:
-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PowerShell,输入
Set-LocalUser -Name "administrator" -Password (Read-Host -AsSecureString "New Password:")
,按提示输入新密码。
-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PowerShell,输入
- 策略配置:通过“本地安全策略”→“账户策略”→“密码策略”,设置密码复杂度(如至少8位,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和历史记忆次数(如禁止近5次密码重复)。
操作注意事项
- 密码复杂度:避免使用生日、连续数字等弱密码,建议采用“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的组合,长度不低于12位。
- 多因素认证(MFA):在修改密码后,立即为服务器启用MFA(如Google Authenticator、短信验证码),降低密码泄露后的风险。
- 日志记录:通过
last
命令(Linux)或“事件查看器”(Windows)记录密码修改操作,留存操作人、时间、IP等审计信息,便于追溯异常行为。 - 废弃旧密码:旧密码需彻底停用,避免在其他系统或服务中重复使用,防止“撞库”攻击。
相关问答FAQs
问:服务器密码多久更换一次比较合适?
答:根据业务敏感度调整,普通业务建议每90天更换一次,金融、医疗等高敏感行业需缩短至30天,且需符合《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中对“身份鉴别”的定期更新要求。
问:忘记服务器root/administrator密码怎么办?
答:若为本地物理服务器,可通过进入单用户模式(Linux:开机时按“e”编辑内核参数,将ro
改为rw init=/sysroot/bin/sh
,重启后执行chroot /sysroot
修改密码)或安全模式(Windows:开机时按F8,选择“带命令提示符的安全模式”,使用net user administrator 新密码
命令)重置;若为云服务器,通过服务商控制台的“重置密码”功能操作(需提前绑定密钥或手机验证),操作前务必创建快照备份。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3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