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安全公务平台密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平台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平台实际运行需求,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安全公务平台涉及的所有密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认证密钥、系统交互密钥、数据加密密钥等,涵盖密钥的生成、分发、使用、保管、变更、吊销及销毁等环节。

密钥生成与分发
密钥生成由平台安全管理部门统一负责,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可的密码算法(如SM4、RSA-2048等),通过专用密钥生成设备(硬件安全模块HSM)完成,确保密钥随机性与不可预测性,密钥生成后需进行加密存储,禁止明文传输或存储。
密钥分发实行“最小权限、双人负责”原则,分发前需经使用部门负责人书面申请,安全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通过加密通道(如安全邮件、专用传输工具)或线下双人领取(需携带身份证明及授权文件)方式交付,领取时需填写《密钥分发登记表》(见表1),记录密钥类型、用途、领取人、领取时间等信息,双方签字确认后存档。
表1:密钥分发登记表示例
| 密钥类型 | 密钥ID | 申请部门 | 用途 | 领取人 | 领取时间 | 审核人 | 分发方式 |
|—————-|———-|———-|————–|——–|————|——–|————|
| 用户认证密钥 | UK2024001 | 行政部 | 系统登录认证 | 张三 | 2024-03-01 | 李四 | 加密邮件 |
| 数据加密密钥 | DK2024002 | 财务部 | 财务数据加密 | 王五 | 2024-03-02 | 赵六 | 线下双人领取 |
密钥使用与保管
密钥使用需遵循“专钥专用、按需授权”原则,用户仅可使用授权范围内的密钥完成指定操作,严禁越权使用或转借他人,系统应记录密钥使用日志,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密钥ID、操作内容等,日志保存期限不少于6个月。
个人密钥由使用人妥善保管,禁止记录在纸质介质、非加密电子设备中,建议使用密码管理工具或硬件存储介质(如USBKey)保存;系统密钥由安全管理部门存储于专用服务器,服务器需启用双因素认证,访问权限仅限授权人员,如密钥泄露或疑似泄露,使用人应立即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合应急处置。

密钥变更与吊销
密钥实行定期更换制度,用户认证密钥每90天更换一次,数据加密密钥每年更换一次;系统升级、人员离职、岗位调整或安全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密钥变更流程,变更时需生成新密钥,同步更新相关系统配置,旧密钥停止使用并进入销毁流程。
密钥吊销适用于以下情形:密钥有效期届满未更换、使用人离职、岗位调整不再需要该密钥、密钥泄露或系统功能变更等,吊销后需在系统中更新密钥状态,并通知相关部门停止使用,确保旧密钥无法被激活。
安全责任与监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密钥全流程监督,定期(每季度)开展密钥安全审计,检查密钥使用日志、保管情况及合规性;使用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密钥安全第一责任人,需组织人员学习本办法,落实保管责任,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导致密钥泄露或造成损失的,将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严格执行密钥管理、避免安全事件的给予表彰。
附则
本办法由平台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未尽事宜,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平台发展需求修订完善。

FAQs
Q1:密钥丢失后应如何处理?
A:密钥丢失后,使用人应立即通过平台应急通道或电话报告安全管理部门,说明丢失时间、密钥类型及可能原因;安全管理部门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吊销该密钥并生成新密钥,同步通知相关部门更新系统配置,同时对丢失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存档。
Q2:不同级别的密钥如何区分管理?
A:密钥根据用途和敏感度分为三级:一级密钥(如系统主密钥)由安全管理部门双人保管,存储于离线HSM,启用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批;二级密钥(如数据加密密钥)由安全管理部门专人保管,存储于加密服务器,访问需双因素认证;三级密钥(如用户认证密钥)由使用人个人保管,平台定期检查保管合规性,禁止明文存储或简单密码关联。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4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