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根服务器被取消是事实吗?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影响几何?

中国根服务器被取消”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中国从未拥有全球根服务器的管理权,但近年来通过部署根服务器镜像节点,正逐步提升在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的话语权,要理解这一问题,需先明确根服务器的概念及其在全球互联网架构中的核心地位。

中国根服务器被取消

根服务器是互联网域名系统(DNS)的“中枢神经”,负责解析全球顶级域名(如.com、.cn等),相当于互联网的“地址簿”,全球共13组根服务器(以字母A至M命名),其中10个主根服务器部署在美国,其余分别位于瑞典、荷兰和日本,由“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由于历史原因,根服务器资源长期由欧美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层面曾面临“卡脖子”风险。

中国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主要依赖全球根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存在单点故障隐患——一旦国际网络链路中断或根服务器遭受攻击,国内互联网访问可能受影响,为突破这一瓶颈,2010年起中国启动“国家域名解析系统工程”,在国内主要城市部署根服务器镜像节点(也称“根镜像服务器”),通过缓存技术提升域名解析效率,2016年,中国联合多国发起“雪人计划”,提出在根服务器体系之外探索“多根服务器”架构,旨在打破单一中心化管理模式,截至2023年,中国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25个城市部署了F、I、L等根服务器的镜像节点,数量居全球第二,极大提升了国内互联网访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谓“中国根服务器被取消”的误解,可能源于对“根服务器”与“根镜像服务器”概念的混淆,根服务器(Root Server)是指全球13组主根服务器,其管理权仍掌握在ICANN及美国相关机构手中;而中国部署的是根服务器的“镜像节点”(Mirror Server),相当于在本地复制了根服务器的部分功能,属于“二级缓存”设施,并非独立根服务器,这种混淆被部分不实信息放大,导致“中国根服务器被取消”的错误说法流传。

中国在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的进展是显著的,除根镜像节点外,中国还自主研发了“纯根服务器”(Root Server),如2021年部署的“下一代根服务器(WSG)”原型系统,虽尚未纳入全球根服务器体系,但为未来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技术储备,中国主导的“雪人计划”已在亚太、欧洲、非洲等地区部署了多台根服务器,推动全球根服务器体系向多极化发展,这一进程不仅未被“取消”,反而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根服务器被取消

从互联网治理角度看,根服务器管理权的本质是互联网话语权的体现,长期以来,美国通过控制ICANN和主根服务器,对全球互联网流量和数据流动拥有主导权,中国的努力并非要“取代”现有体系,而是通过技术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机制,正如中国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惠性和安全性需要各国共同维护,而非由单一国家垄断。

以下为中国部分根服务器镜像节点部署情况(截至2023年):

根服务器编号 部署城市 部署时间 管理单位 主要功能
F根(美国) 北京、上海 2010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域名解析缓存、国际流量调度
I根(瑞典) 成都、广州 2012年 中国电信 西南、华南地区域名解析加速
L根(美国) 沈阳、西安 2019年 中国联通 东北、西北地区网络冗余保障
J根(美国) 武汉、南京 2021年 教育网 高校及科研网络域名服务优化

需要强调的是,根服务器镜像节点的部署并非“另起炉灶”,而是对现有全球根服务器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即使国际链路中断,国内镜像节点仍可保障大部分常用域名的解析需求,这得益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设计原则,中国通过发展自主DNS解析体系(如阿里云DNS、腾讯云DNSPod等),已形成覆盖全国的域名解析能力,进一步降低了对单一根服务器的依赖。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根服务器被取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失去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主导权?
A:这一说法是对“根服务器”与“根镜像服务器”概念的误解,中国从未拥有全球主根服务器的管理权,但通过部署根镜像节点,已显著提升国内互联网访问的稳定性,所谓“被取消”可能是对技术术语的误读或对国际互联网治理规则的不熟悉,中国在“雪人计划”和多边互联网治理中的参与度正持续提升,主导权并非通过“拥有根服务器”体现,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逐步增强。

中国根服务器被取消

Q2:如果未来全球根服务器因政治或技术因素对中国“断开”,中国的互联网会瘫痪吗?
A:不会,中国已构建了多层次、冗余化的域名解析体系:一是25个根镜像节点可覆盖国内90%以上的域名解析需求;二是自主DNS解析平台(如国家顶级域名节点)可独立处理.cn等国内域名;三是CDN(内容分发网络)和本地缓存技术可大幅减少对根服务器的依赖,即使极端情况下国际链路中断,国内互联网仍可正常运行,只是访问国际网站可能需要通过其他国际出口调整,这体现了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能力。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49333.html

(0)
酷番叔酷番叔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6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80-883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HI@E.KD.CN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