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工具:lsblk
(推荐首选)
作用:列出所有块设备(硬盘、分区),清晰展示挂载状态。
命令:
lsblk -f
输出解读:
- 设备名:如
sda
(第一块硬盘)、sdb
(第二块硬盘)。 - 分区:如
sdb1
、sdb2
。 - 未挂载标志:若
MOUNTPOINT
列为空,则该分区未挂载。
(图示:sdb1已挂载,sdb2未挂载)
进阶工具:fdisk
作用:查看硬盘详情及分区表,需root权限。
命令:
sudo fdisk -l
输出解读:
- 查找无分区的整块硬盘:若某硬盘(如
/dev/sdc
)下方无分区列表,则可能未初始化。 - 查找未挂载分区:记录分区名(如
/dev/sdb2
),再通过mount | grep sdb2
验证是否挂载。
辅助工具:blkid
作用:显示硬盘UUID和文件系统类型,过滤已挂载设备。
命令:
sudo blkid
输出解读:
- 已挂载分区:通常已被系统记录。
- 未挂载分区:若设备未在输出中列出,可能未格式化或未挂载(需结合其他工具验证)。
图形化工具:parted
作用:交互式查看硬盘信息,适合大容量硬盘。
命令:
sudo parted -l
输出关键:
检查 Partition Table
类型(如gpt/msdos),并观察分区列表中的 File System
和 Mount Point
列。
验证未挂载硬盘的完整流程
- 列出设备:
lsblk -f
→ 定位无挂载点的设备(如/dev/sdc
)。 - 检查分区:
sudo fdisk -l /dev/sdc
→ 确认是否有分区。 - 验证文件系统:
sudo blkid /dev/sdc1
→ 若无输出,可能需格式化。 - 挂载测试(谨慎操作):
sudo mkdir /mnt/temp # 创建临时目录 sudo mount /dev/sdc1 /mnt/temp # 挂载分区 df -h | grep sdc1 # 验证挂载
注意事项
- 权限要求:除
lsblk
外,其他命令需sudo
权限。 - 数据安全:
- 挂载前备份数据,避免误操作覆盖。
- 未识别的新硬盘需先分区格式化(使用
fdisk
或parted
)。
- 常见问题:
- 硬盘未显示:检查物理连接或扫描总线:
echo 1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 - 无文件系统:使用
mkfs
格式化(如sudo mkfs.ext4 /dev/sdc1
)。
- 硬盘未显示:检查物理连接或扫描总线:
通过 lsblk -f
可快速定位未挂载硬盘,结合 fdisk
、blkid
进一步验证,新增硬盘需按 分区→格式化→挂载 流程操作,定期检查存储状态是维护系统稳定的重要环节。
引用说明: 基于 Linux 内核文档(kernel.org)及
util-linux
工具集官方手册,实操命令已在 Ubuntu 20.04/CentOS 7 验证,兼容主流发行版。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