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通过命名规则隐藏(推荐)
原理:Linux默认隐藏以点()开头的文件/文件夹。
步骤:
- 打开终端(Ctrl+Alt+T),进入目标目录:
cd /path/to/parent_directory
- 重命名文件夹(以隐藏文件夹
private
为例):mv private .private
效果:
- 终端中通过
ls
命令无法直接查看,需用ls -a
显示隐藏项。 - 图形界面(如Nautilus)按
Ctrl+H
切换显示/隐藏。
- 终端中通过
恢复显示:
mv .private private
方法2:通过文件属性隐藏(防误删)
原理:使用 chattr
命令设置隐藏属性,即使重命名仍保持隐藏。
步骤:
- 安装属性工具(部分系统需手动安装):
sudo apt install e2fsprogs # Debian/Ubuntu sudo yum install e2fsprogs # CentOS/RHEL
- 添加隐藏属性:
sudo chattr +i /path/to/folder
效果:
- 文件夹无法被修改、删除或重命名(需root权限操作)。
- 通过
lsattr
查看属性:lsattr /path/to/folder
取消隐藏:
sudo chattr -i /path/to/folder
注意事项
- 安全性:
- 隐藏≠加密!敏感数据应使用加密工具(如VeraCrypt)。
- 方法2的
+i
属性会阻止所有写入操作,慎用于系统目录。
- 图形界面差异:
部分文件管理器(如Thunar)默认显示隐藏文件,需在设置中关闭。
- 系统兼容性:
chattr
仅适用于ext2/3/4文件系统,NTFS/FAT分区无效。
- 日常使用:首选命名法(
.foldername
),简单且通用。 - 防误操作:需锁定文件夹时用
chattr +i
(如系统配置目录)。 - 重要提示:隐藏只是基础保护,切勿依赖此方法存储高敏感数据。
引用说明: 基于Linux核心文档(man7.org)及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FHS 3.0),命令行工具参考自GNU Coreutils官方手册,系统兼容性部分依据Linux内核文档(kernel.org)。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