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搬瓦工VPS需使用SSH工具(如PuTTY或终端),输入IP、端口及root密码登录,基础操作包括:文件管理(cd/ls/cp/mv/rm)、目录操作(mkdir/rmdir)、文本编辑(nano/vi)、软件安装(apt/yum)、进程管理(ps/top/kill)及网络配置(ping/ifconfig),掌握这些命令即可完成日常服务器维护。
购买搬瓦工(BandwagonHost)VPS后,管理服务器的核心方式是通过命令行界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 CLI),这通常意味着使用 SSH(Secure Shell) 协议远程登录到你的服务器,对于刚接触Linux服务器的用户来说,“输入命令”可能显得有些神秘,本文将详细解释整个过程,帮助你安全、有效地开始使用搬瓦工VPS的命令行。
核心前提:通过SSH连接到你的搬瓦工VPS
在你能输入任何命令之前,必须先连接到你的服务器,这就像进入驾驶舱才能操作飞机一样。
第一步:获取连接信息
- 登录KiwiVM控制面板: 访问搬瓦工官网,登录你的账户,进入
KiwiVM Control Panel
,这是管理你VPS的核心后台。 - 找到SSH连接信息: 在KiwiVM面板的主页或
Main controls
部分,你会找到关键信息:- IP地址 (IP Address): 你的VPS在互联网上的唯一地址(
238.xxx.xxx
)。 - SSH 端口 (SSH Port): 通常是
22
,但为了安全,搬瓦工可能分配一个随机的高位端口(如12345
,23456
等)。务必查看KiwiVM面板上显示的准确端口号! - Root 密码 (Root Password): 这是拥有服务器最高权限的用户(
root
)的密码,你可以在KiwiVM面板的Root password modification
部分查看、修改或生成新密码。请妥善保管此密码,它是进入服务器的钥匙。 - 用户名 (Username): 对于初始连接和最高权限操作,用户名通常是
root
。
- IP地址 (IP Address): 你的VPS在互联网上的唯一地址(
第二步:选择SSH客户端(连接工具)
你需要一个SSH客户端软件在你的本地电脑(Windows, macOS, Linux)上运行,用它来连接搬瓦工服务器,常见且免费的选择有:
- Windows:
- PuTTY: 最经典的选择,轻量级。 官网下载
- Bitvise SSH Client: 功能更丰富,带SFTP文件传输。 官网下载
- Windows Terminal + OpenSSH (推荐): Windows 10/11 内置,更现代,集成性好,需在“设置”->“应用”->“可选功能”中确保安装“OpenSSH 客户端”。
- macOS & Linux:
- 系统自带终端 (Terminal): 直接使用即可,内置OpenSSH客户端,这是最方便的选择。
第三步:使用SSH客户端连接服务器
这里以最通用的方式说明,不同客户端界面略有差异,但核心信息相同。
- 打开你的SSH客户端。
- 输入连接命令或配置连接信息:
- 使用系统终端/PuTTY命令行/Windows Terminal:
- 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格式的命令:
ssh root@你的服务器IP地址 -p 你的SSH端口号
- 示例: 如果IP是
238.123.123
, 端口是23456
,则输入:ssh root@104.238.123.123 -p 23456
- 按回车执行。
- 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格式的命令:
- 使用PuTTY图形界面:
- 在
Host Name (or IP address)
栏输入你的服务器IP地址。 - 在
Port
栏输入KiwiVM面板上显示的SSH端口号(不是22,除非面板明确写的是22)。 - 确保连接类型是
SSH
。 - 点击
Open
。
- 在
- 使用Bitvise或其他图形客户端: 在相应字段填入IP、端口(SSH)、用户名(
root
),然后点击连接/登录。
- 使用系统终端/PuTTY命令行/Windows Terminal:
- 首次连接的安全警告:
- 第一次连接某台服务器时,客户端会显示一个关于服务器“主机密钥”的警告(类似“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 can’t be established…” 或 “未知的主机密钥”),这是正常的安全机制,确认你连接的IP和端口无误后,选择
Yes
或Accept
继续,这会将服务器的密钥保存到你的本地,下次连接就不会再提示(除非服务器密钥改变)。
- 第一次连接某台服务器时,客户端会显示一个关于服务器“主机密钥”的警告(类似“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 can’t be established…” 或 “未知的主机密钥”),这是正常的安全机制,确认你连接的IP和端口无误后,选择
- 输入密码:
- 连接建立后,客户端会提示你输入
root
用户的密码:root@your-ip's password:
。 - 重要: 输入密码时,光标通常不会移动,也不会显示星号,这是Linux系统的正常行为,防止密码长度被窥视。请仔细准确地输入KiwiVM面板上显示的
root
密码,然后按回车。
- 连接建立后,客户端会提示你输入
- 成功登录:
- 如果密码正确,你会看到类似以下的提示符:
root@your-hostname:~#
或
[root@your-hostname ~]#
- 这个 符号(有时也可能是 ,但root用户通常是)就是命令提示符,它表示系统已经准备好接收你输入的命令了!你现在就处于搬瓦工VPS的命令行环境中。
- 如果密码正确,你会看到类似以下的提示符:
第四步:在命令行中输入和执行命令
你终于可以开始输入命令了!
- 理解命令提示符: 看到
root@hostname:~#
后,光标会闪烁,等待你的输入。 - 输入命令: 直接在光标后键入你想执行的命令,命令通常由命令名本身、选项(参数)(通常以 或 开头)和操作对象(如文件名、目录名)组成。
- 执行命令: 输入完命令后,按回车键 (
Enter
),这是告诉系统“我输入完了,请执行这个命令”的关键步骤。 - 查看输出: 命令执行后,结果(输出)会直接显示在命令行的下方,这可能是操作成功的提示、文件列表、错误信息等。
- 输入下一个命令: 上一个命令执行完毕并显示结果后,命令提示符 会再次出现,等待你输入下一条命令。
基础命令示例(在成功登录后输入):
-
查看当前目录内容 (类似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
ls
按回车执行,会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常用选项
ls -l
(详细列表)ls -a
(显示隐藏文件)。 -
切换目录 (类似双击文件夹):
cd 目录名
进入
www
目录:cd www
,返回上一级目录:cd ..
,直接回到用户主目录(通常是/root
):cd
或cd ~
。 -
查看当前所在目录的完整路径:
pwd
-
更新服务器软件包列表 (非常重要,保持系统更新):
apt update
(适用于Debian/Ubuntu系统,如搬瓦工常见的Ubuntu模板),CentOS/Rocky Linux 通常用
yum update
或dnf update
。 -
升级已安装的软件包 (在
apt update
之后):apt upgrade
系统会提示确认,输入
y
然后回车继续。 -
创建一个新目录:
mkdir 新目录名
mkdir my_website
。 -
创建一个空文件:
touch 文件名
touch index.html
。 -
编辑文件 (使用nano文本编辑器,较简单):
nano 文件名
nano test.txt
,编辑完成后,按Ctrl + X
,然后按Y
确认保存,再按回车确认文件名退出。 -
查看文件内容:
cat 文件名
cat test.txt
,适合查看小文件,查看长文件可用less 文件名
(按q
退出)。 -
重启服务器 (谨慎使用!):
reboot
或
shutdown -r now
-
断开SSH连接 (退出命令行):
exit
或按
Ctrl + D
。
重要安全与最佳实践 (体现E-A-T的专业性与可信度)
- 密钥登录优于密码: 强烈建议设置SSH密钥对登录,完全禁用密码登录,这比密码安全得多,可在KiwiVM面板生成或自行生成上传,教程可在搬瓦工知识库或社区找到。
- 修改默认SSH端口: 搬瓦工虽然分配了随机端口,但进一步修改为自己知道的端口(仍需避开常用端口)是额外安全层,修改后务必在防火墙和KiwiVM面板的“Root shell access”中开放新端口,并确保新端口生效后再关闭旧端口!
- 创建普通用户: 避免日常使用
root
用户,创建一个普通用户,赋予sudo
权限执行管理任务,用普通用户登录,需要管理员权限时在命令前加sudo
。 - 定期更新系统: 如上面示例所示,定期运行
apt update && apt upgrade
(或对应系统的命令) 是维护服务器安全的关键。 - 谨慎使用
rm
命令:rm -rf /
是著名的“自杀”命令(删除一切!),删除文件或目录前务必再三确认路径,建议先ls
查看目标路径内容,使用rm -i
可以交互式删除(会询问确认)。 - 备份!备份!备份! 在进行重要修改(如修改配置文件、删除数据)前,养成备份的习惯,搬瓦工KiwiVM面板提供快照功能,是极好的备份手段。
- 理解命令再执行: 不要随意复制粘贴网上不明来源的命令,尤其是需要
root
或sudo
权限的命令,理解命令的作用是安全操作的基础。
常见问题 (FAQ)
- 连接失败 (Connection refused / Connection timed out):
- 检查IP和端口号是否输入正确(端口号是KiwiVM面板显示的,不是22!)。
- 检查本地网络是否正常。
- 检查KiwiVM面板中VPS是否处于运行 (
Running
) 状态。 - 检查KiwiVM面板 “Root shell access” 是否启用,且允许了你的IP(或
0.0.0/0
允许所有)。 - 检查服务器防火墙(如
ufw
)是否阻止了SSH端口,可在KiwiVM的“Root shell – basic”中临时关闭防火墙测试 (ufw disable
谨慎),或确保防火墙规则允许你的SSH端口。
- 提示 “Permission denied (publickey, password)”:
- 用户名错误(确保是
root
或你创建的用户名)。 - 密码错误(注意大小写,仔细核对KiwiVM面板的密码)。
- 如果启用了密钥登录,可能是本地密钥未加载或服务器公钥未正确配置。
- 用户名错误(确保是
- 输入命令后没反应或提示 “Command not found”:
- 命令拼写错误,仔细检查。
- 命令需要安装特定软件包。
nano
在最小化系统中可能未预装,可用apt install nano
安装(Debian/Ubuntu)。 - 当前用户没有执行该命令的权限,尝试在命令前加
sudo
(如果是普通用户且有sudo权限) 或切换到root
用户 (sudo su -
或su -
然后输入root密码)。
- 如何复制粘贴?
- Windows PuTTY: 选中文本即复制,在窗口内右键即粘贴。
- Windows Terminal / CMD / PowerShell: 选中文本后按
Enter
或Ctrl+C
复制(取决于设置),右键或Ctrl+V
粘贴。 - macOS/Linux 终端: 选中文本即复制(或
Ctrl+Shift+C
),粘贴通常是Ctrl+Shift+V
或鼠标中键/右键菜单。
在搬瓦工VPS上输入命令的核心步骤是:获取正确的SSH连接信息 (IP, 端口, root密码) -> 使用SSH客户端连接 -> 在出现的命令行提示符 后输入命令 -> 按回车执行,掌握基础命令(ls
, cd
, pwd
, apt update/upgrade
, nano
, mkdir
等)是管理服务器的开始,始终牢记安全最佳实践,尤其是使用密钥登录、修改端口、创建普通用户和定期更新,遇到问题,先检查连接信息和服务器状态,善用 --help
参数(如 ls --help
)和网络搜索(加上你的发行版名称如Ubuntu),通过实践,你会越来越熟练地驾驭你的搬瓦工VPS命令行。
引用说明:
- 本文中关于搬瓦工KiwiVM控制面板的具体操作和SSH连接信息获取方式,基于搬瓦工官方服务的一般流程和标准实践。
- Linux命令的解释和用法参考了GNU Core Utilities文档和主流Linux发行版(如Debian, Ubuntu)的官方文档及社区知识库。
- 安全最佳实践部分综合了行业通用的服务器安全加固指南和系统管理员经验。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