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右键秒开命令提示符/PowerShell?

按住Shift键右键点击文件夹或空白处,选择“在此处打开命令窗口”或“在此处打开 PowerShell 窗口”即可快速启动对应命令行工具(具体选项名称可能因Windows版本略有差异)。

在日常使用电脑时,无论是进行系统管理、网络诊断还是运行特定脚本,我们常常需要用到命令行工具(命令提示符PowerShell),虽然可以通过开始菜单搜索打开,但最便捷的方式之一无疑是直接在文件资源管理器的当前目录位置打开命令行窗口,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通过右键菜单实现此目的的方法,适用于主流的Windows 10和Windows 11系统。

最常用方法(按住Shift键 + 右键)

这是最通用且被广泛使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文件夹(包括桌面)和文件资源管理器的空白区域

  1. 定位到目标位置:

    • 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
    • 导航到你希望命令行窗口启动时所在的文件夹(目录),你想在 D:\MyProjects\ProjectA 这个文件夹下操作命令行。
    • 或者,直接在桌面上操作(桌面本身也是一个特殊文件夹)。
  2. 执行操作:

    • 在文件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空白区域(确保没有选中任何文件或文件夹)按住键盘上的 Shift 键不放
    • 点击鼠标右键,这时,你会发现弹出的右键菜单比平时多出了几个选项。
  3. 选择命令行工具:

    • 在展开的右键菜单中,你会看到:
      • 在此处打开命令窗口 (Open command window here) – 这是传统的命令提示符 (cmd.exe)。
      • 在此处打开 PowerShell 窗口 (Open PowerShell window here) – 这是更强大的PowerShell。
    • 点击你需要的选项(命令提示符或PowerShell)。
    • 松开 Shift
  4. 完成:

    • 一个命令行窗口(命令提示符或PowerShell)会立即打开,并且其当前工作目录cd命令显示的路径)就是你刚才右键点击的那个文件夹路径,你可以直接在此路径下输入命令进行操作。

针对文件夹图标的直接右键(Windows 10 经典菜单 / 注册表修改 / Windows 11 特定情况)

在较早期的Windows 10版本或经过特定设置的系统中,直接右键点击文件夹图标本身(而不是空白区域)时,菜单里可能本身就包含“在此处打开命令窗口”或“在此处打开 PowerShell 窗口”的选项,无需按住 Shift 键。

  • Windows 11 默认行为: Windows 11 为了简化右键菜单,默认移除了这个直接选项,你需要先点击右键菜单底部的 “显示更多选项” (Show more options),才能看到包含命令行选项的“经典”完整菜单,在这个经典菜单里,通常就能直接看到“在终端中打开”或具体的命令行选项(取决于你的设置)。
  • 如何恢复直接显示(高级用户): 如果你希望在任何文件夹或空白处右键时都直接显示命令行选项(无需按Shift或点“显示更多选项”),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或使用第三方工具来实现,但这涉及系统设置,操作需谨慎,且可能因Windows更新而改变,普通用户建议优先使用方法一(Shift+右键),它是最稳定可靠且无需额外配置的。

在文件资源管理器的地址栏直接输入(快速定位路径)

如果你想打开的路径比较复杂,或者你当前已经在文件资源管理器里浏览到了目标文件夹,还有一个非常快捷的方法:

  1. 在文件资源管理器窗口顶部的地址栏点击一次,这会选中当前的路径文本。
  2. 直接在地址栏里输入 cmd 然后按 Enter,这会在当前文件夹路径下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
  3. 或者,输入 powershell 然后按 Enter 键,这会在当前文件夹路径下打开 PowerShell 窗口。

为什么推荐使用命令行?

  • 高效精准: 对于批量文件操作、系统配置、网络工具(如ping, tracert, ipconfig)等任务,命令行往往比图形界面更快捷、更强大。
  • 自动化脚本: 命令行是执行批处理文件 (.bat) 和 PowerShell 脚本 (.ps1) 的基础,是实现任务自动化的关键。
  • 深入系统: 许多高级系统管理和故障排除功能只能通过命令行访问。

重要提示与安全建议:

  1. 权限: 在需要管理员权限才能执行的操作时(例如修改系统文件、更改网络设置),你需要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命令行,可以通过开始菜单搜索“cmd”或“PowerShell”,然后右键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在目标文件夹中打开的普通命令行窗口没有管理员权限。
  2. 谨慎操作: 命令行功能强大,但输入错误的命令可能会意外删除文件、修改系统设置或导致程序无法运行。在执行你不完全理解的命令,尤其是涉及文件删除 (del, rm)、格式化 (format)、注册表 (reg) 或系统配置的命令之前,务必确认其作用和后果。 对于从网上复制的命令,更要小心验证来源和可靠性。
  3. PowerShell vs CMD: PowerShell 是更现代、功能更强大的脚本环境和命令行外壳,推荐新用户学习和使用,CMD(命令提示符)主要用于兼容旧的批处理脚本,在大多数情况下,PowerShell 可以完成 CMD 的所有功能且更优。
  4. Windows 终端: 微软推荐使用现代化的 Windows 终端 (Windows Terminal) 应用(可从 Microsoft Store 下载),它集成了命令提示符、PowerShell、Azure Cloud Shell 甚至 Linux 子系统 (WSL) 等多个命令行环境,提供标签页、丰富的自定义(主题、字体)、更好的文本渲染等增强体验,安装后,通常也可以通过右键菜单(尤其是方法二中的经典菜单)选择“在终端中打开”。

在Windows中通过右键菜单快速打开命令行(命令提示符或PowerShell)并定位到当前文件夹,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是:

  1. 导航到目标文件夹(或在桌面)。
  2. 在窗口空白处按住 Shift 键不放
  3. 点击鼠标右键
  4. 在弹出菜单中选择 “在此处打开命令窗口”“在此处打开 PowerShell 窗口”

这个方法简单易记,无需额外设置,在Windows 10和Windows 11上均有效,掌握这个技巧将极大提升你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文件操作、系统管理和故障排除的效率,请始终牢记安全操作原则,谨慎对待命令行指令。


引用与参考说明:

  • 本文所述操作方法是基于当前主流 Windows 10 (版本 21H2 及以后) 和 Windows 11 系统的默认或常见行为。
  • “按住Shift键显示扩展右键菜单”的功能是Windows系统的内置特性。
  • 关于命令提示符 (cmd.exe) 和 PowerShell 的功能、差异及安全最佳实践,参考了微软官方文档的核心概念。
  • Windows 11 的简化右键菜单设计及其“显示更多选项”的交互方式,依据微软对 Windows 11 用户界面的公开说明和设计指南。
  • Windows 终端 (Windows Terminal) 的信息来源于其官方 GitHub 仓库和 Microsoft Store 描述。
  • 修改注册表以更改右键菜单属于高级操作,其具体方法和风险已在文中提及,未详细展开,因其非普通用户推荐做法且存在潜在风险,相关高级技巧可参考可靠的系统管理社区或微软官方支持知识库(需谨慎操作)。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6021.html

(0)
酷番叔酷番叔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22:48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23:03

相关推荐

  • 每天5分钟运动够吗?

    Esc键是键盘最常用的功能键之一,用于快速退出当前操作或取消命令,能立即中断程序、菜单或对话框,提供高效的操作体验。

    2025年7月1日
    1100
  • 特性匹配命令是什么?

    特性匹配命令是计算机视觉中用于识别和匹配不同图像间相同或相似特征点(如角点、边缘)的算法或工具,它通过提取特征描述符并计算相似度,实现图像配准、目标识别、三维重建等任务。

    2025年6月23日
    1200
  • 偏移命令怎样快速复制平行对象?

    AutoCAD的OFFSET命令可快速创建与原始对象平行的新对象,如平行线或曲线,通过指定距离或点,实现精准复制,是高效绘图的实用工具。

    2025年6月21日
    1100
  • QQ/微信如何安全发送定时关机命令?

    有时你可能需要帮助朋友或家人设置电脑定时关机,比如下载大文件后自动关机、或者限制孩子的电脑使用时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告诉他们一个命令,让他们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但如何把这个命令安全、准确地通过QQ、微信等聊天工具发送给对方呢?这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潜在风险,下面将详细说明步骤和注意事项,核心原理:s……

    2025年6月23日
    1400
  • 调试命令如何输入命令行?

    命令行调试是通过在命令行界面输入特定指令来启动调试器、控制程序执行流程、检查变量或内存状态的过程,具体操作取决于操作系统、开发环境和使用的调试器类型。

    4天前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80-883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HI@E.KD.CN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