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
-
硬件需求
- 容量≥8GB的U盘(建议USB 3.0,速度更快)
- 备份U盘数据(制作过程会清空所有内容)
-
软件工具
- Linux镜像文件:从官方渠道下载(如Ubuntu、Fedora)
推荐Ubuntu LTS版(稳定)或Linux Mint(新手友好) - 启动盘制作工具:
- Windows:Rufus(轻量级开源工具)
- macOS/Linux:BalenaEtcher(跨平台工具)
- Linux镜像文件:从官方渠道下载(如Ubuntu、Fedora)
制作步骤(分系统详解)
Windows系统(使用Rufus)
- 插入U盘,以管理员身份运行Rufus
- 关键设置:
- 设备:选择你的U盘(确认盘符避免误删)
- 引导类型:点击”选择”按钮,导入下载的ISO镜像
- 分区方案:GPT(UEFI电脑) 或 MBR(旧版BIOS)
若不确定,在”高级设置”中勾选”显示USB外置硬盘” - 文件系统:FAT32(兼容性最佳)
- 点击”开始” → 确认警告提示 → 等待进度条完成(约5-15分钟)
macOS系统(使用BalenaEtcher)
- 安装并打开Etcher,点击”Flash from file”导入ISO镜像
- 点击”Select target”选择U盘(自动过滤外置设备)
- 点击”Flash!” → 输入系统密码授权 → 等待验证完成(界面显示”Flash Complete!”)
从U盘启动Linux
- 重启电脑,开机时狂按启动键(常见键:F12、Esc、F2)
- 在BIOS/UEFI菜单中:
- 选择U盘设备(名称通常含”USB”或镜像名)
- 关闭Secure Boot(部分Linux需此操作,在BIOS安全设置中)
- 进入Linux试用界面:
- 直接体验:选择”Try Linux”(不安装)
- 安装系统:双击桌面”Install”图标
常见问题解决
- U盘不被识别:
- 重插U盘或换USB接口
- 在BIOS中启用”Legacy Support”(旧主板)
- 制作后无法启动:
- 重新下载ISO(校验SHA256值)
- 用Rufus DD模式写入(兼容性更强)
- 安装过程报错:
- 关闭电脑快速启动(Windows设置→电源选项)
- 检查ISO完整性(工具:
md5sum 文件名.iso
)
安全提示
- 镜像来源:仅从官网下载,避免第三方站点
- 杀毒软件:制作前临时关闭(如Windows Defender),防止误拦截
- U盘质量:避免廉价扩容盘(可能导致安装失败)
通过U盘运行Linux是零风险探索开源世界的最佳方式,遵循本指南操作,10分钟内即可完成启动盘制作,遇到问题可查阅Linux社区论坛或发行版官方文档。
引用说明:
- Rufus工具指南参考官方FAQ
- 安全建议依据Linux基金会文档
制作工具均通过开源平台GitHub验证
(本文由技术社区认证工程师撰写,内容更新于2025年10月)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