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P协议(微软原生方案)
原理:使用Windows内置的远程桌面协议(Remote Desktop Protocol),性能高效且加密传输。
Windows端设置
- 启用远程桌面:
Win + R
输入sysdm.cpl
→ 选择“远程”选项卡- 勾选“允许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
- 点击“选择用户”添加有密码的账户(必需设置登录密码)
- 开放防火墙(默认自动开启3389端口)
Linux端连接
# Fedora/CentOS sudo dnf install remmina remmina-plugins-rdp
- 打开Remmina → 新建连接
- 填写信息:
- 服务器:
Windows机器的IP地址
(通过Windows命令提示符输入ipconfig
查看) - 用户名:
Windows账户名
(如Administrator
) - 密码:账户密码
- 服务器:
- 点击“连接”即可控制桌面
优点:低延迟、支持音频/打印机重定向、画质清晰
缺点:需Windows专业版/企业版(家庭版不支持主机端)
VNC(跨平台通用方案)
原理:通过VNC协议传输屏幕图像,适合所有Windows版本。
Windows端设置
- 安装VNC服务器:
- 推荐TightVNC(免费开源)
- 安装时设置8位密码(控制密码 + 查看密码)
- 配置防火墙:放行
5900
端口(或自定义端口)
Linux端连接
# 安装VNC客户端 sudo apt install xtightvncviewer # Ubuntu sudo dnf install tigervnc # Fedora
连接命令:
vncviewer Windows_IP:端口号 # 默认端口5900可省略
图形化替代:使用Remmina(选择VNC插件)或Vinagre客户端
优点:兼容所有Windows版本、支持多平台
缺点:性能低于RDP、传输未加密(建议搭配SSH隧道)
第三方工具(便捷方案)
TeamViewer
操作步骤:
- Windows端:从官网下载安装,记录ID和密码
- Linux端:安装同版本客户端 → 输入Windows的ID和密码
特点:无需公网IP、支持文件传输,但商业用途需授权
AnyDesk
操作步骤:
- Windows端:下载运行 → 本机地址”
- Linux端:安装后输入Windows地址 → Windows端点击“接受”
特点:轻量级(仅10MB)、UDP直连延迟低
SSH + X11转发(高级用户)
适用场景:仅需运行单个Windows图形程序(如WSL内)
- Windows端:
- 安装OpenSSH服务端
- 启用X11转发:编辑
C:\ProgramData\ssh\sshd_config
,添加:X11Forwarding yes X11DisplayOffset 10
- Linux端:
ssh -X windows_user@windows_ip # 连接后启动图形程序(需Windows安装X服务器如VcXsrv)
选择建议
方案 | 适用场景 | 安全提示 |
---|---|---|
RDP协议 | 专业版Windows用户,追求高性能 | 启用网络级身份验证(NLA) |
VNC | Windows家庭版用户 | 通过SSH隧道加密(ssh -L 5900:localhost:5900 user@host ) |
TeamViewer/AnyDesk | 无公网IP、临时协助 | 开启双重验证 |
SSH+X11 | 开发人员运行单个应用 | 限制IP访问 |
连接故障排查
- IP不通:确认双方在同一局域网,或配置路由器端口转发(公网访问)
- 认证失败:检查Windows账户密码/防火墙设置
- 画质卡顿:在Remmina中调整“画质”为低带宽模式
引用说明:本文参考微软官方文档《Windows Remote Desktop Services》、TightVNC技术手册及Linux man-pages,安全建议基于NIST SP 800-123指南。
通过以上方法,Linux用户可灵活选择适合的远程控制方案,企业环境推荐RDP协议,个人临时使用可选TeamViewer,技术用户可尝试SSH隧道加密的VNC方案,定期更新系统和客户端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