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
-
备份数据
重要提示:操作磁盘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务必提前备份重要文件。 -
识别硬盘设备
- 使用命令查看所有磁盘:
sudo fdisk -l
- 新硬盘通常显示为
/dev/sdb
、/dev/nvme0n1
等(根据接口类型不同命名不同)。 - 通过容量和分区信息确认目标硬盘(如:
/dev/sdb1
表示第一分区)。
- 使用命令查看所有磁盘:
-
安装必要工具
确保系统已安装分区工具:sudo apt install parted # Debian/Ubuntu sudo yum install parted # CentOS/RHEL
挂载硬盘详细步骤
步骤1:创建分区(若硬盘未分区)
若硬盘已分区(如从其他系统迁移),可跳过此步。
sudo parted /dev/sdb # 替换为你的设备名 (parted) mklabel gpt # 创建GPT分区表(或msdos适用于旧硬盘) (parted) mkpart primary 0% 100% # 创建主分区占满全盘 (parted) quit
步骤2:格式化分区
- 推荐文件系统:
- 通用场景:EXT4(稳定兼容)
sudo mkfs.ext4 /dev/sdb1 # 替换为你的分区名
- 跨平台共享:exFAT/FAT32
sudo mkfs.exfat /dev/sdb1 # 需先安装 exfat-utils
- 通用场景:EXT4(稳定兼容)
步骤3:创建挂载点
sudo mkdir /mnt/mydisk # 创建目录作为挂载点,名称可自定义(如 /data)
步骤4:临时挂载分区
sudo mount /dev/sdb1 /mnt/mydisk
- 验证挂载:
df -h # 查看挂载状态和容量
步骤5: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
获取分区UUID(更安全)
sudo blkid /dev/sdb1
输出示例:
/dev/sdb1: UUID="d3b12f5e-1a3d-4a9c..." TYPE="ext4"
-
编辑
/etc/fstab
文件sudo nano /etc/fstab
添加一行(根据文件系统类型调整):
UUID=d3b12f5e-1a3d-4a9c... /mnt/mydisk ext4 defaults 0 2
- 参数说明:
defaults
:默认权限(读写、执行)
0
:不备份
2
:非系统分区(启动时检查顺序)
- 参数说明:
-
测试配置是否正确
sudo mount -a # 无报错即表示成功
常见问题解决
-
权限不足:
挂载后若无法读写,尝试:sudo chown -R $USER:$USER /mnt/mydisk # 将所有权赋予当前用户
-
挂载失败:
- 检查设备名是否正确(
sudo fdisk -l
)。 - 确认文件系统类型与
fstab
中一致。 - 使用
dmesg | grep sdb
查看内核错误日志。
- 检查设备名是否正确(
-
卸载硬盘:
sudo umount /mnt/mydisk # 卸载前确保无程序访问该目录
安全操作建议
- 避免直接操作
/dev/sda
:
该设备通常是系统盘,误操作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 使用 UUID 而非设备名:
设备名(如/dev/sdb1
)可能变动,UUID 是唯一标识。 - 测试
fstab
配置:
错误的fstab
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启动,务必执行sudo mount -a
验证。
挂载硬盘是Linux存储管理的核心技能,遵循上述步骤可安全完成操作,重点在于:
- 通过
fdisk -l
准确识别设备; - 使用 UUID 配置自动挂载;
- 操作前备份数据。
掌握此技能后,可灵活扩展服务器存储或管理外接设备。
引用说明基于Linux内核文档(kernel.org)、Ubuntu官方指南(help.ubuntu.com)及
man
手册(man fstab
,man mount
)整理,确保信息专业可靠。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