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操作失误真会永久丢失数据?,(28字,疑问句式制造悬念,直击用户最关心的数据丢失痛点,符合引流需求)

磁盘分区操作风险极高,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永久性数据丢失或系统无法启动,务必提前完整备份所有重要数据并确认操作步骤无误。

  1. 完整备份重要数据: 将目标磁盘上所有重要文件备份到另一个安全的物理位置(如外部硬盘、云存储、另一台电脑),这是绝对必要的步骤。
  2. 确认目标磁盘: 务必100%确认你操作的是正确的物理磁盘,误操作系统盘或其他存有重要数据的磁盘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3. 了解风险: 即使操作步骤正确,也存在因硬件故障、软件错误或意外断电导致问题的可能性。
  4. 谨慎操作: 仔细阅读并理解每一步命令的含义和后果后再执行。

本文介绍在 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下使用命令行工具创建分区的方法。

在 Windows 中使用 diskpart 命令

diskpart 是 Windows 内置的强大磁盘分区管理命令行工具,它功能全面,但需要谨慎使用。

操作步骤

  1.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命令提示符或 PowerShell:

    • 在 Windows 搜索栏输入 cmdpowershell
    • 在搜索结果中右键点击“命令提示符”或“Windows PowerShell”。
    • 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如果出现用户账户控制 (UAC) 提示,点击“是”。
  2. 启动 diskpart:

    • 在打开的命令提示符或 PowerShell 窗口中,输入:
      diskpart
    • 按回车键,你会看到提示符变为 DISKPART>,表示已进入 diskpart 环境。
  3. 列出所有磁盘:

    • 输入:
      list disk
    • 按回车键,这将显示计算机上连接的所有物理磁盘及其编号(如 磁盘 0, 磁盘 1)、大小、状态等信息。
    • 关键: 仔细识别你要操作的磁盘编号 (Disk ###)。Disk 0 是安装 Windows 的系统盘。绝对不要选错!
  4. 选择目标磁盘:

    • 假设你要操作的磁盘编号是 1,输入:
      select disk 1
    • 按回车键,系统会提示 磁盘 1 现在是所选磁盘再次确认磁盘编号是否正确!
  5. (可选)清除磁盘(慎用!):

    • 警告: 此命令会立即无条件删除所选磁盘上的所有分区和所有数据!仅在你确定要清空整个磁盘(例如新硬盘初始化)或之前的分区表已损坏需要重建时使用。
    • 如果确定需要清除,输入:
      clean
    • 按回车键,操作完成后会提示 DiskPart 成功地清除了磁盘
  6. (可选)转换磁盘分区样式:

    • 新磁盘或刚 clean 过的磁盘需要初始化分区样式(MBR 或 GPT)。
    • 转换为 GPT (推荐用于现代 UEFI 系统和 >2TB 磁盘):
      convert gpt
    • 转换为 MBR (旧式 BIOS 系统或小容量磁盘):
      convert mbr
    • 按回车键。
  7. 创建新分区:

    • 创建主分区 (MBR) 或简单卷 (GPT):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 指定分区大小 (可选): 如果你想创建特定大小的分区(而不是使用整个剩余空间),在命令后加上 size=NN 是以 MB (兆字节) 为单位的大小,创建 100GB 的分区 (100 * 1024 = 102400 MB):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size=102400
    • 按回车键,成功后会提示 DiskPart 成功地创建了指定分区
  8. (可选)列出分区以确认:

    • 输入:
      list partition
    • 按回车键,查看新创建的分区(通常标记为 分区 X)及其大小、类型、偏移量。
  9. 选择新创建的分区:

    • 假设新分区是 分区 1,输入:
      select partition 1
    • 按回车键,提示 分区 1 现在是所选分区
  10. 格式化分区并分配驱动器号:

    • 格式化: 选择文件系统(如 NTFS, FAT32, exFAT)并设置卷标(可选),格式化为 NTFS,卷标为 “Data”:
      format fs=ntfs label="Data" quick
      • fs=ntfs: 指定文件系统为 NTFS,可替换为 fs=fat32fs=exfat
      • label="Data": 设置卷标(分区名称)为 “Data”,可省略或自定义。
      • quick: 执行快速格式化(只清除文件索引,不检查坏扇区)。省略 quick 会执行完全格式化(时间很长,但能检查磁盘错误)。
    • 分配驱动器号: 为新分区分配一个可用的盘符(如 D:, E:):
      assign letter=D
      • D 替换为你想要的可用盘符。
    • 按回车键执行每条命令,格式化需要一些时间,完成后会提示。
  11. 退出 diskpart:

    • 输入:
      exit
    • 按回车键,退出 diskpart 环境,回到命令提示符或 PowerShell。
  12. 关闭命令提示符/PowerShell 窗口。

打开“此电脑”或“文件资源管理器”,你应该能看到新创建并格式化好的分区(如 D: 盘)可以使用了。

在 Linux 中使用 fdiskparted 命令

Linux 提供了多个强大的命令行分区工具,最常用的是 fdisk (适用于 MBR 分区表) 和 parted (适用于 MBR 和 GPT 分区表,功能更现代)。

使用 fdisk (推荐用于 MBR 或小规模操作)

  1. 确定磁盘设备名:

    • 打开终端 (Terminal)。
    • 使用 lsblksudo fdisk -l 命令列出所有块设备:
      lsblk
      # 或
      sudo fdisk -l
    • 输出会显示类似 /dev/sda, /dev/sdb, /dev/nvme0n1 的设备。sda, sdb 通常是 SATA/SAS 硬盘,nvme0n1 是 NVMe SSD,后面的数字表示分区(如 /dev/sda1)。确认你要操作的目标磁盘设备名(如 /dev/sdb),绝对不要选错!
  2. 以 root 权限启动 fdisk:

    • 假设目标磁盘是 /dev/sdb
      sudo fdisk /dev/sdb
    • 按回车键,进入 fdisk 的交互式命令行环境,提示符变为 Command (m for help):
  3. (可选)查看当前分区表:

    • 输入 p 然后回车,这会打印当前磁盘的分区表信息。
  4. (可选)创建新分区表(慎用!):

    • 警告: 此操作会删除磁盘上所有现有分区!仅用于新磁盘或确定要清空时。
    • 输入 o (创建新的 DOS/MBR 分区表) 或 g (创建新的 GPT 分区表),然后回车。
    • 确认操作(通常需要输入 y)。
  5. 创建新分区:

    • 输入 n 然后回车。
    • 选择分区类型:
      • p 创建主分区 (Primary partition)
      • e 创建扩展分区 (Extended partition) (MBR 下用于容纳更多逻辑分区)。
      • l 在扩展分区内创建逻辑分区 (Logical partition) (如果已存在扩展分区)。
    • 通常对于第一个或少量分区,选 p (主分区)。
    • 输入分区号(通常接受默认值,按回车)。
    • 输入起始扇区(通常接受默认值,即第一个可用扇区,按回车)。
    • 输入结束扇区或分区大小:
      • 可以直接输入结束扇区号(不推荐,计算复杂)。
      • 更简单: 输入 +size{K,M,G,T,P} 指定大小,
        • +20G 创建 20GB 的分区。
        • +500M 创建 500MB 的分区。
      • 如果直接按回车,将使用从起始扇区到磁盘末尾的所有剩余空间。
  6. (可选)更改分区类型:

    • 默认创建的分区类型是 Linux filesystem (类型代码 83),如果需要创建交换分区 (Swap) 或其他类型(如 EFI 系统分区 ef, Windows NTFS 7),输入 t 然后回车。
    • 输入要更改的分区号(如果磁盘有多个分区)。
    • 输入分区类型的十六进制代码(如 82 表示 Linux swap, ef 表示 EFI System, 7 表示 HPFS/NTFS/exFAT),输入 L 可以列出所有已知类型代码。
    • 按回车确认。
  7. (可选)查看修改后的分区表:

    • 输入 p 然后回车,再次查看确认分区设置是否正确。
  8. 将更改写入磁盘(关键步骤!):

    • 警告: 在此步骤之前,所有操作都只在内存中进行,输入 w 然后回车,才会真正将分区表更改写入磁盘。
    • 如果确认无误,输入 w 回车,你会看到类似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的提示。
    • 如果发现错误不想保存,输入 q 回车退出 fdisk 且不保存任何更改。
  9. 退出 fdisk:

    • 写入 (w) 后会自动退出,如果未写入 (q 退出),也会退出。
  10. 通知内核重新读取分区表:

    • 运行 partprobe 或重启系统,让内核识别新的分区表:
      sudo partprobe /dev/sdb  # 通知内核重新读取 /dev/sdb 的分区表
      # 或者更通用的
      sudo partprobe
  11. 格式化新分区:

    • 使用 lsblk 确认新分区的设备名(如 /dev/sdb1)。
    • 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进行格式化:
      • Ext4 (推荐 Linux 根/家目录):
        sudo mkfs.ext4 /dev/sdb1
      • XFS (高性能文件系统):
        sudo mkfs.xfs /dev/sdb1
      • Btrfs (高级特性):
        sudo mkfs.btrfs /dev/sdb1
      • FAT32 (兼容性好):
        sudo mkfs.vfat -F 32 /dev/sdb1
      • NTFS (Windows 兼容):
        sudo mkfs.ntfs /dev/sdb1
      • Swap 分区:
        sudo mkswap /dev/sdb1
        sudo swapon /dev/sdb1  # 立即启用该交换分区
    • 根据需要,可以在格式化命令中添加标签 (-L labelname) 等选项。
  12. (可选)挂载分区:

    • 创建挂载点目录:
      sudo mkdir /mnt/newdisk
    • 临时挂载:
      sudo mount /dev/sdb1 /mnt/newdisk
    • 永久挂载需要编辑 /etc/fstab 文件(需谨慎操作)。

使用 parted (推荐用于 GPT 或脚本化/高级操作)

parted 支持 MBR 和 GPT,操作更直观(支持单位如 GB, MB),适合大磁盘和脚本。

  1. 以 root 权限启动 parted:

    • 假设目标磁盘是 /dev/sdb
      sudo parted /dev/sdb
    • 按回车键,进入 parted 环境,提示符变为 (parted)
  2. (可选)查看当前分区表:

    • 输入 printp 然后回车。
  3. (可选)创建新分区表(慎用!):

    • 警告: 此操作会删除磁盘上所有现有分区
    • 输入 mklabel label-type 然后回车。label-type 可以是:
      • msdos (MBR)
      • gpt (GPT)
      • 其他(如 bsd, dvh 等,不常用)
    • 创建 GPT 分区表:mklabel gpt,需要确认。
  4. 创建新分区:

    • 命令格式:mkpart part-type [fs-type] start end
    • part-type:
      • primary (主分区 – 对 MBR 和 GPT 都有效,GPT 下无数量限制)
      • logical (逻辑分区 – 仅 MBR 扩展分区内)
      • extended (扩展分区 – 仅 MBR)
    • [fs-type] (可选):指定文件系统类型(如 ext4, xfs, ntfs, fat32, linux-swap),这通常只设置分区标志,不执行实际格式化
    • startend:分区起始和结束位置。必须指定单位!1MiB, 100GB, 50% (磁盘空间的50%),通常起始位置从 1MiB 开始有利于 4K 对齐。
    • 示例 1: 创建一个从 1MiB 开始到 100GB 结束的 ext4 主分区:
      mkpart primary ext4 1MiB 100GB
    • 示例 2: 使用剩余所有空间创建一个分区:
      mkpart primary ext4 100GB 100%
    • 示例 3: 创建一个 4GB 的 Linux Swap 分区:
      mkpart primary linux-swap 101GB 105GB  # 假设上一个分区结束在 100GB
  5. (可选)设置分区标志:

    • 将分区 1 设置为 EFI 系统分区 (ESP):
      set 1 esp on
    • 将 Swap 分区 (如分区 2) 设置为 swap 标志:
      set 2 swap on
    • 使用 print 查看标志是否设置成功。
  6. (可选)查看修改后的分区表:

    • 输入 printp 然后回车。
  7. 退出 parted:

    • 输入 quit 然后回车。parted 的修改通常是实时写入磁盘的(不像 fdisk 需要 w 命令),所以在执行 mkpart 等命令时务必确认无误! 退出时可能会再次提示确认。
  8. 通知内核重新读取分区表:

    • fdisk 步骤 10:
      sudo partprobe /dev/sdb
      # 或
      sudo partprobe
  9. 格式化新分区:

    • fdisk 步骤 11,使用 lsblk 确认新分区设备名(如 /dev/sdb1),然后用 mkfs.*mkswap 命令格式化。

总结与关键注意事项

  • 备份!备份!备份! 这是最重要的步骤,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 确认目标磁盘: 使用 list disk (Windows) 或 lsblk/fdisk -l (Linux) 仔细核对磁盘编号或设备名,操作错误的磁盘是数据丢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 理解命令: 不要盲目复制粘贴命令,弄清楚每个命令的作用和潜在风险。
  • 分区样式 (MBR vs GPT): 根据你的系统(UEFI/BIOS)和磁盘大小(>2TB 必须用 GPT)选择合适的样式。diskpartconvert, fdiskg/o, partedmklabel
  • 文件系统选择:
    • Windows: NTFS (首选), exFAT (跨平台大文件), FAT32 (老旧设备兼容)。
    • Linux: Ext4 (通用), XFS (大文件/高性能), Btrfs (高级特性), Swap (交换空间)。
    • 跨平台共享: exFAT, FAT32 (有文件大小限制), NTFS (Linux 需额外驱动如 ntfs-3g)。
  • 4K 对齐 (Advanced Format): 现代硬盘(尤其是 SSD)使用 4K 物理扇区,使用工具(如 diskpart 默认、parted1MiB 开始)通常会自动对齐,有利于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使用陈旧的工具或从非 1MiB 边界开始分区。
  • 格式化是必须的: 创建分区后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7894.html

(0)
酷番叔酷番叔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 如何7天瘦5斤?这招居然不用运动

    使用快捷键Ctrl+Shift+S或通过菜单栏的“文件”˃“另存为”功能,均可快速保存当前文档的副本。

    2025年6月26日
    1000
  • FTP如何更换工作目录?

    登录FTP后,使用pwd查看当前目录,输入cd 目标目录路径命令切换到指定目录,cd /public/files,使用ls或dir`确认目录内容变更即完成操作。

    2025年6月17日
    1400
  • 电脑自动休息秘诀?三系统定时关机指南

    Windows、macOS和Linux系统均可通过简单命令实现定时自动关机或重启,帮助电脑定时休息,用户只需在命令提示符或终端输入特定指令,设置时间参数即可,无需第三方工具。

    2025年7月1日
    1300
  • 如何精确查看已安装软件?

    命令行卸载软件全指南命令行卸载软件是高效管理系统的核心技能,尤其适合批量操作、远程服务器维护或解决图形界面异常的场景,以下是Windows、macOS和Linux三大系统的详细方法,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和操作规范,避免误删系统组件,Windows系统方法1:PowerShell(推荐)# 卸载软件(以Google……

    2025年6月24日
    1000
  • 开机自启不开启会拖慢电脑?

    在操作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数据库服务,是确保业务连续性的关键操作,下面针对Linux和Windows两大主流系统,以MySQL和PostgreSQL为例,详细说明命令行配置方法,操作前请备份数据,避免误操作导致服务异常,Linux系统(以systemd为例)当前主流Linux发行版(Ubuntu 20.04+、C……

    2025年7月12日
    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80-883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HI@E.KD.CN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