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Linux分区机制
-
设备标识:
Linux将硬盘分区视为设备文件,命名规则为:- SATA/NVMe硬盘:
/dev/sdX#
(如sda1
、sdb2
) - M.2硬盘:
/dev/nvme0n1p#
(如nvme0n1p3
)
Windows的“D盘”通常是独立分区,需先确认其设备标识。
- SATA/NVMe硬盘:
-
挂载点:
分区需关联到空目录(如/mnt/d
),通过该目录访问文件。
访问“D盘”的步骤
▶ 步骤1:确认分区设备名
sudo fdisk -l # 列出所有分区
或
lsblk -f # 查看分区格式和标签
输出示例:
/dev/nvme0n1p3 ntfs D_Drive ABCDEF0123456789
此处/dev/nvme0n1p3
即目标分区,标签为D_Drive
(Windows中显示的盘名)。
⚠️ 注意:
- NTFS/FAT32分区常见于Windows系统。
- 若未显示标签,通过分区大小和类型判断。
▶ 步骤2:创建挂载点目录
sudo mkdir /mnt/d # 在/mnt下创建目录d
▶ 步骤3:挂载分区到目录
sudo mount -t ntfs /dev/nvme0n1p3 /mnt/d # NTFS格式
或
sudo mount -t vfat /dev/sdb1 /mnt/d # FAT32格式
▶ 步骤4:进入“D盘”目录
cd /mnt/d # 进入挂载点 ls # 查看文件列表
此时可正常读写文件(需权限支持)。
自动挂载(重启后生效)
编辑配置文件:
sudo nano /etc/fstab
添加一行:
/dev/nvme0n1p3 /mnt/d ntfs defaults,uid=1000,gid=1000 0 0
参数说明:
uid=1000,gid=1000
:将分区归属到当前用户(通过id
命令查UID)。ntfs-3g
:若提示NTFS驱动问题,替换为ntfs-3g
。
保存后执行:
sudo mount -a # 测试配置是否正确
图形化操作(适合新手)
- 文件管理器(如Nautilus、Dolphin)左侧栏直接点击分区。
- 分区通常显示为 “D_Drive” 或 “Data” 等标签名称。
- 点击后自动挂载到
/media/用户名/分区标签
目录。
常见问题解决
- 权限不足:
sudo chown -R $USER:$USER /mnt/d # 修改目录所有者
- NTFS分区只读:
- 关闭Windows的快速启动(控制面板→电源选项)。
- 或使用
ntfs-3g
驱动:sudo mount -t ntfs-3g /dev/nvme0n1p3 /mnt/d
- 卸载分区:
sudo umount /mnt/d # 退出目录后执行
Windows术语 | Linux等效操作 |
---|---|
D盘 | 挂载到目录(如/mnt/d ) |
盘符 | 设备标识(如/dev/sdb1 ) |
资源管理器访问 | 文件管理器或cd 命令 |
ℹ️ 引用说明:
- 文件系统标准参考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 NTFS-3G驱动文档详见 NTFS-3G官网。
fstab
配置指南参考 Linux man pages。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安全访问Windows的D盘数据,Linux的挂载机制提供了更灵活的存储管理,适应后效率远超盘符模式。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