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UEFI是计算机启动时运行的固件程序,负责初始化硬件并加载操作系统,它们本身并不包含创建或管理硬盘分区的功能,分区操作必须由操作系统安装程序或专门的磁盘管理工具(如DiskPart、GParted、磁盘管理器)在操作系统环境下执行。
BIOS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或现代的 UEFI (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是计算机启动时运行的固件程序,它们的主要职责是初始化硬件、执行开机自检 (POST) 并加载操作系统,BIOS/UEFI 设置界面本身并不提供直接创建、删除或格式化硬盘分区的命令功能。
当人们提到“在BIOS下用命令分区”时,通常指的是在操作系统安装环境或预安装环境中使用命令行工具来管理磁盘分区,这些环境通常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在BIOS/UEFI完成硬件初始化之后、正式加载主操作系统之前运行。
常见的分区场景与命令工具
以下是在不同环境下使用命令行进行分区的详细方法:
在 Windows 安装过程中使用 diskpart
这是最常见的“在安装前分区”的场景,通常发生在使用 Windows 安装光盘/USB 启动后。
-
启动到 Windows 安装程序:
- 将 Windows 安装介质(U盘或光盘)插入电脑。
- 开机,在 BIOS/UEFI 启动画面出现时,按特定键(通常是
F2
,F10
,F12
,Del
或Esc
,具体取决于主板厂商)进入 BIOS/UEFI 设置。 - 在 BIOS/UEFI 设置中找到 “Boot” 或 “启动” 选项。
- 将你的 Windows 安装 U盘/光盘 设置为第一启动项。
- 保存设置并退出 (通常是
F10
),电脑将重启并从安装介质启动。 - 按照提示选择语言、时间和键盘输入法,点击“下一步”。
- 点击 “现在安装”。
-
到达分区界面:
- 输入产品密钥(如果有)或选择“我没有产品密钥”。
- 选择要安装的 Windows 版本。
- 接受许可条款。
- 选择安装类型:“自定义:仅安装 Windows (高级)”。
-
打开命令提示符并使用
diskpart
:- 此时你会看到列出可用驱动器和分区的界面。不要在这里直接操作!
- 同时按下键盘上的
Shift + F10
键,这将打开一个命令提示符 (Command Prompt) 窗口,这个窗口是在 Windows 预安装环境 (Windows PE) 中运行的。
-
使用
diskpart
命令分区:-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
diskpart
并按回车键,你会看到提示符变成DISKPART>
。 - 列出磁盘: 输入
list disk
并按回车,这将显示计算机中所有检测到的物理磁盘(如 Disk 0, Disk 1)。仔细识别你要分区的磁盘(Disk 0 是主硬盘),注意其大小。 - 选择磁盘: 输入
select disk X
(将X
替换为你要分区的磁盘编号,select disk 0
) 并按回车,提示会显示Disk X is now the selected disk
。 - (可选)清除磁盘: 如果磁盘是全新的或你需要完全重新分区(此操作会删除磁盘上所有数据!),输入
clean
并按回车,这会删除磁盘上所有分区和卷。 - 将磁盘转换为 GPT 或 MBR (重要!):
- UEFI 启动 (推荐现代电脑): 通常需要 GPT 分区表,输入
convert gpt
并按回车。 - 传统 BIOS (Legacy BIOS) 启动: 需要 MBR 分区表,输入
convert mbr
并按回车。 - 注意:选择哪种分区表取决于你的 BIOS/UEFI 设置中的启动模式(UEFI 或 Legacy/CSM),错误的模式可能导致无法启动。
- UEFI 启动 (推荐现代电脑): 通常需要 GPT 分区表,输入
- 创建分区:
- 创建 EFI 系统分区 (ESP – 对于 GPT/UEFI 必需):
create partition efi size=100
(大小单位是 MB, 100MB 足够,微软推荐至少 100MB)format quick fs=fat32
(必须格式化为 FAT32)assign letter=S
(临时分配一个盘符,如 S,便于后续操作,安装程序会自动处理)
- 创建 MSR 分区 (对于 GPT 推荐):
create partition msr size=16
(微软保留分区,16MB)
- 创建主 Windows 分区 (通常是 C:):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size=XXXXX
(将XXXXX
替换为你想要的大小,单位 MB。size=102400
表示 100GB。如果不指定size=
,则使用磁盘剩余所有空间。)format quick fs=NTFS
(快速格式化为 NTFS 文件系统)assign letter=C
(分配盘符 C)
- (可选)创建其他分区: 重复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size=XXXXX
和format quick fs=NTFS
等命令创建额外分区(如 D: 盘)。
- 创建 EFI 系统分区 (ESP – 对于 GPT/UEFI 必需):
- 退出 diskpart 和命令提示符:
- 输入
exit
并按回车,退出 diskpart 环境(回到普通命令提示符)。 - 再次输入
exit
并按回车,关闭命令提示符窗口。
- 输入
-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
-
继续 Windows 安装:
- 回到 Windows 安装程序的分区选择界面。
- 点击 “刷新” 按钮。
- 你应该能看到刚刚用
diskpart
创建好的分区(特别是那个你格式化为 NTFS 并打算安装 Windows 的分区)。 - 选择该分区(通常是最大的那个 NTFS 分区),点击“下一步”开始安装 Windows。
在 Linux 安装过程中使用 fdisk
/gdisk
/parted
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的安装程序也提供命令行环境(通常是 TTY 终端)或高级分区工具本身就有命令行模式。
- 启动到 Linux 安装介质: 类似 Windows,在 BIOS/UEFI 中设置从 Linux 安装 U盘/CD 启动。
- 进入命令行或分区工具:
- 许多图形化安装程序(如 Ubuntu)在分区步骤会提供“尝试命令行分区”或类似选项。
- 或者,在安装程序启动后,尝试按
Ctrl+Alt+F1
到F6
中的一个切换到 TTY 终端(具体组合可能因发行版而异)。
- 识别磁盘: 使用
lsblk
或fdisk -l
命令列出所有磁盘和分区,找到目标磁盘(如/dev/sda
,/dev/nvme0n1
)。 - 选择分区工具:
fdisk
: 传统工具,主要用于 MBR 分区表,命令sudo fdisk /dev/sdX
(替换X
为你的磁盘字母,如a
).gdisk
: 用于 GPT 分区表,命令sudo gdisk /dev/sdX
或sudo gdisk /dev/nvme0n1
.parted
: 更现代、功能更强大的工具,支持 MBR 和 GPT,命令sudo parted /dev/sdX
.
- 使用工具分区 (以
gdisk
为例):- 运行
sudo gdisk /dev/sda
(假设目标磁盘是 sda)。 - 输入 查看帮助。
- 查看分区表:
p
(print)。 - 创建新 GPT 表 (如果需要): 如果磁盘是空的或需要转换,输入
o
(创建新的空 GPT 分区表)。警告:这会清除所有数据! - 创建分区:
- 输入
n
(new partition)。 - 选择分区号 (通常按回车接受默认)。
- 输入起始扇区 (通常按回车接受默认第一个可用扇区)。
- 输入结束扇区或大小 (
+512M
表示 512MB,+100G
表示 100GB)。 - 设置分区类型代码 (Hex code),常见类型:
EF00
: EFI 系统分区 (ESP)8300
: Linux 文件系统 (ext4, btrfs 等)8200
: Linux swap
- 创建 ESP:大小
+512M
, 类型EF00
,创建根分区 :大小+100G
, 类型8300
,创建交换分区:大小+8G
, 类型8200
,创建/home
分区:剩余空间或指定大小,类型8300
。
- 输入
- 写入更改: 所有分区创建/修改完成后,输入
w
(write) 并按回车确认,将分区表写入磁盘。这是不可逆操作! - 输入
q
退出 gdisk。
- 运行
- 格式化分区: 使用
mkfs
命令:sudo mkfs.vfat -F 32 /dev/sda1
(格式化 ESP 为 FAT32,假设是 sda1)sudo mkfs.ext4 /dev/sda2
(格式化根分区为 ext4,假设是 sda2)sudo mkswap /dev/sda3
(初始化交换分区,假设是 sda3)sudo mkfs.ext4 /dev/sda4
(格式化 home 分区,假设是 sda4)
- 继续安装: 回到图形化安装程序或使用命令行工具挂载分区 (
mount
) 并继续安装系统。
在 Windows PE / WinRE / Linux Live CD 中使用命令分区
如果你有一个 Windows 预安装环境 (WinPE)、Windows 恢复环境 (WinRE) 或一个可启动的 Linux Live CD/USB (如 GParted Live, Ubuntu Live),你可以在不安装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启动到这些环境,然后使用上述相同的命令 (diskpart
, fdisk
, gdisk
, parted
, mkfs
) 来管理磁盘分区,步骤与场景一和场景二类似,只是启动的环境不同。
关键注意事项与警告 (E-A-T 重点体现)
-
数据无价,操作危险! 使用命令行分区工具(尤其是
clean
,convert
, 删除分区命令)会永久性擦除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在进行任何分区操作之前:- 务必备份! 将重要数据备份到外部硬盘、云存储或其他安全位置。
- 绝对确认目标磁盘! 使用
list disk
(diskpart) 或lsblk
/fdisk -l
(Linux) 仔细、反复确认你选择的是正确的磁盘,选错磁盘会导致灾难性数据丢失。 - 理解命令含义: 不要盲目复制粘贴命令,确保你理解每个命令的作用(特别是
clean
,delete partition
,convert
)。
-
分区表选择 (MBR vs GPT):
- MBR: 较旧标准,支持最大 2TB 磁盘,最多 4 个主分区(或 3 主分区 + 1 扩展分区 + 多个逻辑分区),兼容性好,适用于旧电脑的 Legacy BIOS 启动。
- GPT: 现代标准,支持超大磁盘(远超 2TB),理论上分区数量无限制。必须配合 UEFI 启动模式,安全性更好(有备份分区表),新电脑强烈推荐使用 GPT。
- 选择依据: 主要取决于你的主板 BIOS/UEFI 设置的启动模式:
- 设置为 UEFI 模式 -> 必须 使用 GPT 分区表。
- 设置为 Legacy BIOS (或 CSM) 模式 -> 必须 使用 MBR 分区表。
- 混合模式有时存在,但建议明确选择一种,错误的组合会导致无法启动操作系统。
-
UEFI/BIOS 设置相关: 虽然分区操作不在 BIOS/UEFI 中进行,但它们的设置直接影响分区操作的结果和系统能否启动:
- 启动模式 (Boot Mode): UEFI 或 Legacy (CSM),这决定了你需要创建 GPT 还是 MBR 分区表。
- 安全启动 (Secure Boot): 主要影响操作系统加载,通常不影响分区本身,但启用时可能需要特定签名的引导加载程序。
- 启动顺序 (Boot Order): 确保在分区和安装系统后,将装有操作系统的硬盘(或 Windows Boot Manager / GRUB)设置为第一启动项。
-
命令的精确性: 命令行对大小写、空格、参数格式非常敏感,输入错误可能导致命令失败或产生意外结果,仔细检查后再按回车。
-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对硬盘分区、BIOS/UEFI 设置或命令行操作感到不确定,强烈建议:
- 查阅操作系统官方文档(微软文档、Linux 发行版 Wiki)。
- 寻求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帮助。
- 使用更直观的图形化分区工具(如 Windows 磁盘管理、Linux 的 GParted),它们通常更安全、更易用。
“在 BIOS 下用命令分区”是一个不准确但常见的说法,实际指的是在操作系统安装环境或预安装环境(如 Windows 安装程序、Linux 安装程序、WinPE、Linux Live CD)中使用强大的命令行工具(diskpart
, fdisk
, gdisk
, parted
)来管理磁盘分区,理解 MBR 与 GPT 的区别、明确 BIOS/UEFI 启动模式设置、极其谨慎地操作(尤其备份数据) 是成功和安全的关键,对于普通用户,图形化工具通常是更安全、更推荐的选择,操作前务必充分了解风险并做好备份。
引用说明:
- 本文中关于
diskpart
命令的详细用法和参数参考了 Microsoft 官方文档 (Microsoft Learn 上的 Diskpart 文档)。 fdisk
,gdisk
,parted
,mkfs
等 Linux 工具的使用参考了 各工具的手册页 (man
命令) 以及主流 Linux 发行版(如 Ubuntu, Fedora)的官方文档和社区 Wiki。- MBR 和 GPT 分区表的标准、区别以及 UEFI 启动要求的信息,综合参考了 UEFI Forum 规范 和业界广泛认可的技术资料(如 OSDev Wiki, Arch Linux Wiki)。
- 强调数据备份和操作风险的警告是基于通用的数据管理和系统管理最佳实践。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