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
-
硬件需求
- SD 卡:容量 ≥16GB(建议 Class 10 以上,读写速度 ≥30MB/s)。
- 读卡器:支持 USB 3.0 以提升写入速度。
- 计算机:Windows/macOS/Linux 系统均可。
-
软件工具
- 镜像写入工具:
- Windows: Rufus 或 BalenaEtcher
- macOS/Linux:
dd
命令 或 BalenaEtcher
- Linux 镜像:
- 树莓派:Raspberry Pi OS
- 通用设备:Ubuntu Server 或 Armbian
选择时需匹配设备架构(ARMv7/ARM64/x86)。
- 镜像写入工具:
-
数据备份
- 重要提示:SD 卡写入过程会清空所有数据,请提前备份。
操作步骤(以树莓派为例)
步骤 1:下载并验证镜像
- 从官方源下载 Linux 镜像(如 Raspberry Pi OS Lite)。
- 验证完整性(关键步骤):
- 对比官网提供的 SHA-256 校验码(如使用
sha256sum IMAGE_NAME.img
命令)。
示例:echo "官方提供的校验码" > sha256.txt sha256sum -c sha256.txt
- 对比官网提供的 SHA-256 校验码(如使用
步骤 2:写入镜像到 SD 卡
使用 BalenaEtcher(推荐新手)
- 打开 BalenaEtcher → 选择镜像文件 → 选择 SD 卡设备 → 点击 “Flash”。
- 等待进度条完成(约 5-15 分钟)。
使用 dd
命令(Linux/macOS 专业用户)
- 插入 SD 卡,通过
lsblk
(Linux)或diskutil list
(macOS)确认设备路径(如/dev/sdb
)。
注意:操作错误可能格式化硬盘! - 卸载 SD 卡分区:
sudo umount /dev/sdb* # 替换 sdb 为实际设备
- 写入镜像:
sudo dd bs=4M if=~/路径/镜像名.img of=/dev/sdb status=progress conv=fsync
bs=4M
:加速写入status=progress
:显示进度conv=fsync
:确保数据完全写入
步骤 3:首次启动配置
- 弹出 SD 卡 → 插入目标设备(如树莓派)→ 通电启动。
- 基础设置:
- 登录默认账户(树莓派用户
pi
,密码raspberry
)。 - 运行
sudo raspi-config
扩展存储空间、更新系统: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full-upgrade -y
- 登录默认账户(树莓派用户
常见问题解决
- SD 卡无法启动:
- 重新下载镜像并验证校验码。
- 更换 SD 卡(劣质卡易导致写入错误)。
- 写入速度过慢:
使用 USB 3.0 读卡器,关闭后台占用磁盘的程序。
- 树莓派无显示输出:
检查电源是否 ≥5V/2.5A,或尝试 HDMI 热插拔。
安全与优化建议
- 安全加固:
- 首次登录后立即修改密码。
- 启用 SSH 密钥登录(禁用密码登录):
sudo nano /etc/ssh/sshd_config # 修改 PermitRootLogin no 和 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
- 延长 SD 卡寿命:
- 减少写入:启用
tmpfs
挂载临时目录,或使用 overlay 文件系统。 - 避免强制断电:使用
sync
命令或安全关机。
- 减少写入:启用
高级应用
- 自定义镜像:
使用raspi-config
预配置 Wi-Fi、时区,或通过pi-gen
构建专属镜像。 - 多系统启动:
通过 PINN 工具在单 SD 卡上安装多个 Linux 发行版。
制作 Linux SD 卡是入门嵌入式开发和开源硬件的核心技能,严格遵循官方文档、验证数据完整性,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如遇问题,参考设备社区论坛(如 Raspberry Pi Forums)获取权威支持。
引用说明:
- Raspberry Pi 官方文档:https://www.raspberrypi.com/documentation/
- Ubuntu 服务器安装指南:https://ubuntu.com/server/docs
- Linux
dd
命令手册页(man7.org):https://man7.org/linux/man-pages/man1/dd.1.html- SD 卡性能标准:SD Association https://www.sdcard.org/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9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