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分区前的关键准备
-
完整备份数据
使用rsync
或tar
备份分区内容,或直接复制文件到外部存储设备。rsync -avh /path/to/source /path/to/backup
-
检查分区信息
通过以下命令查看当前分区布局:sudo fdisk -l # 列出所有磁盘分区 sudo lsblk # 以树形结构显示分区
确认待合并的分区是相邻且在同一磁盘(如
/dev/sda2
和/dev/sda3
)。 -
卸载分区
操作前需卸载目标分区:sudo umount /dev/sdXn # 替换为实际分区标识(如 /dev/sda2)
-
准备工具
安装必备工具:sudo apt install gparted e2fsprogs # Ubuntu/Debian sudo dnf install gparted # Fedora
方法1:使用命令行工具(fdisk/parted)
步骤1:删除相邻分区
sudo fdisk /dev/sda # 进入磁盘操作界面
- 输入
d
删除第二个分区(如/dev/sda3
)。 - 输入
d
再删除第一个分区(如/dev/sda2
)。
注意:删除后原分区数据将丢失!
步骤2:创建新分区
- 输入
n
新建分区,设置起始扇区为原第一个分区的起点,结束扇区为原第二个分区的终点。 - 输入
t
设置文件系统类型(如ext4
对应83
)。 - 输入
w
保存更改。
步骤3:格式化并挂载
sudo mkfs.ext4 /dev/sda2 # 格式化新分区 sudo mount /dev/sda2 /mnt # 挂载到目录
方法2:使用图形工具(GParted)
-
启动GParted
sudo gparted
-
删除相邻分区
- 右键点击第二个分区 → 选择 Delete。
- 右键点击第一个分区 → 选择 Delete。
-
创建合并分区
- 在未分配空间上右键 → New。
- 调整大小覆盖整个空闲区域 → 设置文件系统(如
ext4
)。
-
执行操作
- 点击 Apply(✔️图标)确认合并。
注意:此过程可能耗时较长。
- 点击 Apply(✔️图标)确认合并。
关键注意事项
-
分区必须相邻
无法直接合并非连续分区(如/dev/sda1
和/dev/sda3
),需先调整中间分区位置(使用gparted
拖动分区)。 -
文件系统兼容性
- 合并后需统一格式化为新文件系统(如
ext4
/xfs
)。 - 若需保留数据,需先复制文件到备份,合并后再移回。
- 合并后需统一格式化为新文件系统(如
-
系统分区操作风险
- 禁止合并正在运行的系统分区(如 或
/home
),需从Live USB启动操作。 - 操作中断可能导致磁盘损坏,确保设备电量充足。
- 禁止合并正在运行的系统分区(如 或
替代方案:逻辑卷管理(LVM)
若需灵活调整分区,建议使用LVM:
- 将物理分区转为逻辑卷:
sudo pvcreate /dev/sda2 /dev/sda3 # 创建物理卷 sudo vgcreate vg0 /dev/sda2 /dev/sda3 # 创建卷组 sudo lvcreate -l 100%FREE -n lv0 vg0 # 合并空间到逻辑卷
- 动态扩展/缩减:
sudo lvextend -r -l +100%FREE /dev/vg0/lv0 # 扩展逻辑卷并调整文件系统
- 命令行方案适合熟练用户,效率高但风险大。
- GParted 更适合可视化操作,降低出错概率。
- LVM 是长期管理存储的最佳实践,支持动态调整。
再次强调:操作前必须备份数据! 合并分区涉及分区表重写,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数据不可恢复,对于关键生产环境,建议在测试系统上演练后再执行。
引用说明:
- GNU Parted 官方文档:https://www.gnu.org/software/parted/manual/
- Linux fdisk 手册页:
man fdisk
- GParted 用户指南:https://gparted.org/documentation.php
- LVM 管理手册: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8/html/configuring_and_managing_logical_volumes/index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9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