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命令行方法
使用 lsblk
命令(推荐)
作用:列出所有块设备(包括U盘),显示设备名称、挂载点及分区树状结构。
操作步骤:
lsblk
输出示例: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238.5G 0 disk
├─sda1 8:1 0 512M 0 part /boot
└─sda2 8:2 0 238G 0 part /
sdb 8:16 1 14.9G 0 disk
└─sdb1 8:17 1 14.9G 0 part /media/USB
解读:
sdb
为U盘设备(通常以sdX
命名,X
为字母)。sdb1
是U盘的分区,MOUNTPOINT
显示挂载路径(如/media/USB
)。
使用 fdisk
命令
作用:查看磁盘分区详情,需管理员权限。
操作步骤:
sudo fdisk -l
输出关键信息:
Disk /dev/sdb: 14.9 GiB, 16008609792 bytes, 31266816 sectors
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dev/sdb1 * 2048 31266815 31264768 14.9G c W95 FAT32
解读:
/dev/sdb
为U盘设备,下方显示其分区/dev/sdb1
。
使用 dmesg
命令(排查设备识别问题)
作用:查看内核日志,插入U盘后实时捕获设备信息。
操作步骤:
dmesg | tail -n 20
输出示例:
[ 1234.567890] usb 2-1: New USB device found, idVendor=0781, idProduct=5590
[ 1234.567901] usb 2-1: Product: Ultra Fit
[ 1234.567910] usb 2-1: Manufacturer: SanDisk
[ 1234.568000] sd 0:0:0:0: [sdb] 31266816 512-byte logical blocks: (16.0 GB/14.9 GiB)
解读:
- 末尾日志显示U盘被识别为
sdb
,并包含品牌信息(如SanDisk
)。
使用 udevadm
命令(查看设备属性)
作用:获取U盘的详细属性(如厂商、序列号)。
操作步骤:
udevadm info --query=all --name=/dev/sdb | grep -E "MODEL|VENDOR|ID_SERIAL"
输出示例:
ID_VENDOR=SanDisk
ID_MODEL=Ultra_Fit
ID_SERIAL=4C530000110127112829
图形界面方法
- 文件管理器:
插入U盘后,打开文件管理器(如 Nautilus、Dolphin),U盘名称通常显示在侧边栏(如 “USB 16GB”)。 - 磁盘工具(GNOME Disks):
搜索打开 “Disks” 应用,左侧列表显示所有存储设备,选中U盘可查看型号、容量等。
注意事项
- 安全移除U盘:
操作前卸载设备,避免数据损坏:sudo umount /dev/sdb1 # 替换为实际分区
- 设备命名规则:
sda
为第一块硬盘,sdb
为第二块(通常即U盘)。- 若多设备共存,名称可能为
sdc
、sdd
。
- 权限问题:
fdisk
等命令需sudo
权限,普通用户可使用lsblk
。
- 首选命令:
lsblk
(无需权限,信息直观)。 - 深度排查:
dmesg
+udevadm
(查看识别问题及属性)。 - 安全提示:操作前确认设备名称,避免误格式化硬盘。
通过系统原生工具(如util-linux
包中的命令)执行操作,确保兼容性和可靠性。
引用说明:本文方法基于Linux核心工具(
util-linux
、systemd-udev
),适用于主流发行版(Ubuntu/CentOS等),命令参考自Linux手册页(man lsblk
)及The Linux Documentation Project。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