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vi/Vim如何高效撤回操作?

基础撤回操作(命令模式)

  1. 撤销上一步操作

    • u:撤销最近一次编辑(如删除、粘贴、输入等)。
    • 示例:误删一行后按 u 可恢复该行。
    • 注意:连续按 u 会逐步撤销更早的操作。
  2. 撤销整行的修改

    • U:撤销对当前行所做的所有修改,恢复到此行最初状态。
    • 适用场景:修改一行内容后想完全还原。

插入模式下的撤回

在插入模式(按 i 进入)中,不能直接使用 u,需用以下方法:

  1. 删除前一个字符
    • Ctrl + hBackspace:删除光标左侧字符。
  2. 删除前一个单词
    • Ctrl + w:删除光标左侧的整个单词。
  3. 删除整行内容
    • Ctrl + u:删除从行首到光标前的所有内容。
  4. 切换回命令模式撤回
    • 先按 Esc 退出插入模式,再按 u 撤销插入模式中的所有操作。

进阶操作

  1. 重做(恢复撤销)

    • 在命令模式下按 Ctrl + r:恢复被 u 撤销的操作。
    • 示例:误按 u 后,按 Ctrl + r 可找回内容。
  2. 按次数撤回

    • 输入数字 + u:如 5u 表示撤销最近5次操作(Vim支持,部分vi版本可能不支持)。
  3. 可视化模式撤回

    • 选中文本(按 v 进入可视化模式)后删除,可用 u 恢复被删内容。

场景示例

  • 场景1:在插入模式输入错误文本
    步骤:Escu(完全撤销插入内容)或 Ctrl + w(仅删单词)。
  • 场景2:误删3行文本
    步骤:按 u 恢复一行 → 再按 u 恢复下一行(连续撤销)。
  • 场景3:撤销后想恢复原修改
    步骤:按 Ctrl + r 重做。

注意事项

  1. vi与Vim的区别
    • vi 是基础版本,Vim(Vi IMproved)功能更丰富(如多级撤销)。
    • 推荐安装Vim:sudo apt install vim(Debian/Ubuntu)或 sudo yum install vim(CentOS/RHEL)。
  2. 操作不可逆的情况
    • 未保存时关闭文件(:q!)会导致所有修改丢失,撤回无效。
    • 保存后(:w)的修改需重新编辑,无法跨会话撤回。
  3. 查看操作历史
    • 在Vim中执行 :undolist 可显示撤销历史(仅Vim支持)。

  • 核心命令:u(撤销)、U(撤销行修改)、Ctrl + r(重做)。
  • 插入模式:用 Ctrl + h/w/u 局部修正,或 Esc 退出后按 u 完全撤销。
  • 最佳实践:编辑时频繁按 Esc 返回命令模式,避免长时间停留插入模式导致大段错误。

引用说明基于Vi/Vim的POSIX标准文档(IEEE Std 1003.1)及Vim官方手册(vimdoc),确保命令的通用性和准确性,实践环境为Linux kernel 5.4+及Vim 8.2+。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9546.html

(0)
酷番叔酷番叔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 XP系统如何用CMD检查?

    Windows XP虽已停止官方支持,但部分用户仍在使用,通过CMD命令可快速检查系统状态、硬件信息及故障,以下是详细操作指南(注意:所有命令需在CMD窗口中输入,按Enter执行):基础系统信息检查查看系统版本与补丁systeminfo | findstr /B /C:"OS 名称" /C……

    2025年7月24日
    1300
  • Vim命令总记不住?科学方法揭秘

    理解 Vim 的核心在于掌握其模式切换逻辑(命令/插入/可视)和操作符(d/y/c等)与动作命令(w/e/$等)的组合原理,通过分析命令构成(如dw=删除+到词尾),掌握规律,举一反三,即可高效推导和应用命令,摆脱死记硬背。

    2025年7月30日
    900
  • 重组命令如何恢复关键数据?

    重组命令(RECOVER)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应用重做日志文件中的信息,修复或恢复损坏或丢失的数据文件,将数据库恢复到某个时间点的一致状态。

    2025年7月21日
    1400
  • 为什么需要ping命令

    ping命令是用于测试网络连接的工具,通过发送数据包到目标主机并接收回应,检测目标是否可达、测量网络延迟和丢包率。

    2025年6月14日
    2300
  • iOS原生限制如何突破API限制?

    iOS原生限制指苹果对应用施加的技术与策略约束,如沙盒机制、后台任务限制、推送通知机制及严格审核规则,旨在保障系统安全、隐私与性能,但会限制功能实现与开发灵活性。

    2025年7月27日
    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80-883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HI@E.KD.CN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