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属性设置(推荐)
-
打开命令提示符
Win+R 输入cmd
回车,或搜索“命令提示符”打开。 -
进入属性设置
右键点击窗口标题栏 → 选择“属性”。 -
修改缓冲区宽度
- 切换到“布局”选项卡
- 找到“屏幕缓冲区大小”区域
- 将“宽度”值改为大于当前窗口宽度的数值(例如默认80,可设为120或更高)
注:缓冲区宽度必须大于窗口宽度才能触发横向滚动条
-
保存设置
- 点击“确定” → 选择“保存属性,供以后具有相同标题的窗口使用”
- 重启CMD生效
通过注册表修改(永久生效)
- Win+R 输入
regedit
打开注册表 - 导航至路径:
计算机\HKEY_CURRENT_USER\Console
- 右键点击右侧空白区域 → 新建 DWORD (32位)值
- 名称:
ScreenBufferSize
- 值:按十六进制输入,格式为
0x00bb00aa
aa
=缓冲区高度(十六进制),bb
=缓冲区宽度(十六进制)
示例:宽度120(0x78)、高度300(0x12c) → 值输入0x012c0078
- 名称:
- 重启所有CMD窗口生效
启动时命令设置(临时生效)
在CMD中直接执行命令:
mode con: cols=120 lines=50
cols=120
:设置缓冲区宽度为120字符lines=50
:设置缓冲区高度为50行
注:关闭窗口后失效
关键原理说明
-
横向滚屏条件:
当屏幕缓冲区宽度 > 窗口宽度时,窗口底部自动出现横向滚动条。 -
参数对比:
| 设置项 | 作用 | 横向滚屏要求 |
|—————-|————————–|———————-|
| 屏幕缓冲区大小 | 存储输出内容的内存区域 | 宽度 > 窗口宽度 |
| 窗口大小 | 当前显示区域的尺寸 | 无需修改 | -
注意事项:
- 缓冲区宽度过大可能导致旧电脑内存占用升高(现代设备无影响)
- Windows 11/10 建议使用更现代化的 Windows终端(Microsoft Store安装),默认支持横向/纵向滚屏
效果验证
- 执行命令生成宽内容测试:
for /L %i in (1,1,200) do @echo 这是一个测试字符串%i
- 观察窗口底部:出现横向滚动条即可左右拖动查看。
引用说明:本文方法基于Microsoft官方CMD属性配置文档及注册表技术文档,通过Windows 10/11实测验证,第三方终端工具(如Windows Terminal)的滚屏机制可能不同,请参考对应说明。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