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Windows 切换到 Linux 有多种灵活途径:可在虚拟机中安全体验,通过双系统逐步过渡,或直接安装替代 Windows,云桌面或 Live USB 也能零风险试用,关键是根据需求选择方法并备份好数据。
如果你正在使用 Windows,但对 Linux 操作系统的开源自由、强大性能、安全性或开发环境产生了兴趣,想要尝试切换,那么你来对地方了,从 Windows 迁移到 Linux 并非只有一种方式,选择最适合你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主流且安全的切换方案,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定。
重要提示:在开始任何切换操作之前!
- 备份!备份!备份! 这是绝对不可省略的第一步,将你 Windows 系统上所有重要的个人文件(文档、照片、音乐、视频、电子邮件、浏览器书签、配置文件等)完整备份到外部硬盘、U盘或可靠的云存储服务(如 OneDrive, Google Drive, Dropbox 等),切换过程(尤其是双系统安装)存在潜在风险,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 了解你的硬件: 记录下你的电脑关键硬件信息,如 CPU 型号、内存大小、显卡型号、无线网卡型号等,这有助于在安装 Linux 前确认驱动兼容性(大多数现代硬件在主流 Linux 发行版中都能良好工作,但提前了解可避免意外)。
- 明确你的需求: 你只是想体验一下 Linux?需要同时使用 Windows 和 Linux?还是打算完全替换 Windows?不同的目标对应不同的切换策略。
- 选择合适的 Linux 发行版 (Distro): Linux 有众多发行版,各有特色,对于从 Windows 转来的新手,推荐选择用户友好、社区支持强大、硬件兼容性好的发行版,
- Ubuntu: 最流行、最易上手的发行版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丰富的文档/教程。
- Linux Mint: 基于 Ubuntu,界面设计更接近 Windows 传统习惯(如开始菜单),对新手极其友好。
- Fedora Workstation: 以采用最新技术著称,界面现代(GNOME),适合想体验前沿特性的用户。
- Pop!_OS: 由 System76 开发,特别优化了对 NVIDIA 显卡的支持,界面简洁高效,适合开发者和创作者。
- Zorin OS: 专门设计为让 Windows 和 macOS 用户轻松过渡,提供类似 Windows 的界面布局选项。
切换方案一:在虚拟机中安全体验 Linux (推荐给初学者/体验者)
- 核心思想: 在你的 Windows 系统内部,通过虚拟化软件创建一个“虚拟电脑”,然后在这个虚拟电脑里安装和运行 Linux,你的 Windows 主机系统不受影响。
- 优点:
- 最安全: 完全隔离,不会影响你现有的 Windows 系统和数据。
- 零风险: 无需分区硬盘或修改引导程序。
- 方便快捷: 可以同时运行 Windows 和 Linux,轻松在两者间切换(就像切换普通应用程序窗口)。
- 易于恢复: 如果不再需要,删除虚拟机文件即可。
- 快照功能: 大多数虚拟机软件支持创建系统快照,随时可以回滚到之前的状态,非常适合测试和实验。
- 缺点:
- 性能损耗: 虚拟机需要共享主机的 CPU、内存和显卡资源,运行速度通常不如直接在物理硬件上安装流畅,尤其对于图形密集型任务或游戏。
- 硬件访问限制: 对 USB 3.0、特定外设或高级显卡功能的直接访问可能受限或需要额外配置。
- 所需工具:
- 虚拟机软件:
- Oracle VM VirtualBox: 免费、开源、功能强大、跨平台。强烈推荐新手使用。
- 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 个人使用免费,性能通常优于 VirtualBox,功能丰富(商业版 VMware Workstation Pro 需付费)。
- Linux 发行版 ISO 镜像文件: 从你选择的发行版官网下载(如 Ubuntu, Linux Mint 等)。
- 虚拟机软件:
- 基本步骤:
- 下载并安装你选择的虚拟机软件(如 VirtualBox)。
- 打开虚拟机软件,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
- 为虚拟机分配资源(内存建议至少 2GB,最好 4GB 或以上;硬盘空间建议 20GB 或以上)。
- 在虚拟机设置中,加载你下载的 Linux ISO 镜像文件作为虚拟光驱。
- 启动虚拟机,它将从 ISO 镜像启动,进入 Linux 安装程序。
- 按照 Linux 安装程序的指引完成安装(过程通常很简单,选择语言、时区、键盘布局,创建用户等),在虚拟机环境中,通常选择“清除整个磁盘并安装”即可,因为操作的是虚拟硬盘,不会影响物理硬盘。
- 安装完成后重启虚拟机,即可进入全新的 Linux 系统。
切换方案二:使用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WSL) – 融合体验 (推荐给开发者/需要命令行工具的用户)
- 核心思想: WSL 是微软官方提供的一项功能,允许你在 Windows 10/11 内部直接运行一个高度集成的 Linux 环境(主要是命令行界面和工具),无需传统虚拟机开销。
- 优点:
- 高性能: 相比虚拟机,WSL(尤其是 WSL 2)提供了接近原生 Linux 的性能,启动速度极快。
- 深度集成: 可以在 Windows 终端(如 Windows Terminal)中无缝使用 Linux 命令行工具,并直接访问 Windows 文件系统(
/mnt/c/
对应C:
盘)。 - 轻量级: 资源占用相对较小。
- 官方支持: 由微软开发和维护,兼容性好。
- 无需重启: 在 Windows 中直接打开终端即可使用 Linux。
- 缺点:
- 主要面向命令行: WSL 主要提供 Linux 命令行环境,虽然 WSLg 支持运行 Linux GUI 应用,但图形性能和兼容性目前仍不如虚拟机或原生安装,且设置相对复杂一些。
- 并非完整 Linux 内核体验: 虽然 WSL 2 使用真实的 Linux 内核,但系统服务、进程管理等与完整 Linux 发行版仍有差异。
- 需要 Windows 10/11 特定版本: WSL 2 需要较新的 Windows 版本(Windows 10 2004 及以上或 Windows 11)。
- 所需工具:
- Windows 10 (版本 2004 及更高,Build 19041 及更高) 或 Windows 11。
- 启用 WSL 功能(可通过 PowerShell 管理员命令或控制面板)。
- 基本步骤 (以 WSL 2 安装 Ubuntu 为例):
- 启用 WSL 功能: 以管理员身份打开 PowerShell 或命令提示符,输入
wsl --install
并回车,此命令会默认安装 Ubuntu 并启用所需组件,或者,手动启用:- 控制面板 -> 程序 -> 启用或关闭 Windows 功能 -> 勾选 “适用于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 和 “虚拟机平台”。
- 重启电脑。
- 安装 WSL 2 内核更新 (如果需要): 访问 Microsoft WSL 文档 下载并安装适用于 x64 计算机的最新 WSL2 Linux 内核更新包。
- 设置 WSL 2 为默认版本: 在 PowerShell 输入
wsl --set-default-version 2
。 - 安装 Linux 发行版: 打开 Microsoft Store,搜索你想要的发行版(如 “Ubuntu”, “Ubuntu 22.04 LTS”, “Debian”, “Kali Linux” 等),点击“获取”进行安装。
- 启动并初始化: 安装完成后,从开始菜单启动该发行版,首次启动需要等待安装完成并设置你的 Linux 用户名和密码。
- 使用: 之后可以通过开始菜单快捷方式、在 Windows 终端中选择该发行版,或直接在命令行输入
wsl
或ubuntu
(取决于你安装的发行版名称) 来进入 Linux 环境。
- 启用 WSL 功能: 以管理员身份打开 PowerShell 或命令提示符,输入
切换方案三:双系统启动 (推荐给需要完整原生性能/打算长期使用 Linux 的用户)
- 核心思想: 在你的电脑硬盘上为 Linux 划分出一块独立的区域(分区),安装 Linux 系统,开机时,可以通过引导菜单选择启动 Windows 还是 Linux。
- 优点:
- 完整性能: Linux 直接在硬件上运行,获得最佳性能和硬件支持(尤其是显卡、USB 设备等)。
- 完整体验: 体验 Linux 发行版的全部功能,包括图形界面、系统服务等。
- 独立环境: Windows 和 Linux 系统完全隔离,互不影响(文件系统默认不互通,但可以互相访问对方分区)。
- 缺点:
- 操作最复杂: 涉及硬盘分区(有数据丢失风险)、引导程序配置。
- 有风险: 分区操作不当或引导配置错误可能导致 Windows 无法启动或数据丢失(再次强调备份!)。
- 需要重启切换: 每次切换系统都需要重启电脑。
- 占用硬盘空间: 需要为 Linux 系统预留足够的硬盘空间(建议至少 30GB-50GB 或更多)。
- 所需工具:
- Linux 发行版 ISO 镜像文件: 从官网下载。
- U盘 (8GB 或以上): 用于制作 Linux 安装启动盘。
- U盘刻录工具: 如 Rufus (Windows), balenaEtcher (跨平台)。推荐使用 Rufus。
- 备份工具: 确保你的数据已安全备份!
- 关键步骤 (极其重要,请仔细阅读并理解每一步):
- 备份! (第三次强调,因为这是双系统安装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
- 创建 Linux 安装 U 盘:
- 下载 Rufus 并运行。
- 插入 U盘(注意:制作过程会清空 U 盘所有数据!)。
- 在 Rufus 中选择你的 U 盘设备。
- 在 “引导类型选择” 处,点击“选择”按钮,找到你下载的 Linux ISO 文件。
- 分区类型通常选择 “GPT” (适用于 UEFI 启动的较新电脑) 或 “MBR” (适用于传统 BIOS 启动的旧电脑),不确定的话,可以在 Windows 的“磁盘管理”中查看你的系统盘分区样式(GPT 或 MBR)。
- 目标系统类型选择 “UEFI (非 CSM)” 或 “BIOS (或 UEFI-CSM)”,需与分区类型对应(GPT 配 UEFI, MBR 配 BIOS)。
- 其他选项保持默认,点击“开始”,确认警告后,等待制作完成。
- 为 Linux 腾出空间 (在 Windows 内操作):
- 右键点击“此电脑” -> “管理” -> “磁盘管理”。
- 找到你的系统盘(通常是 C: 盘),右键点击它,选择“压缩卷”。
- 输入你想要分配给 Linux 的空间大小(单位 MB,50000MB ≈ 50GB),确保压缩后的空间足够 Windows 正常运行。
- 点击“压缩”,完成后,你会看到一块标记为“未分配”的新空间。不要在此处创建新卷或格式化! 留给 Linux 安装程序处理。
- 从 U 盘启动:
- 关闭电脑,插入制作好的 Linux 安装 U 盘。
- 开机,立即连续按特定的功能键(通常是 F2, F10, F12, Del 或 Esc,具体键因电脑品牌型号而异)进入 BIOS/UEFI 设置界面或启动菜单 (Boot Menu)。
- 在启动菜单中,选择你的 U 盘设备(名称可能包含 USB, UEFI: [U盘品牌] 等)作为第一启动项,回车。
- 进入 Linux 安装程序并选择安装类型:
- 电脑会从 U 盘启动进入 Linux 的 Live 环境(试用模式)或直接进入安装程序。
- 选择语言,点击“安装 [发行版名称]”。
- 最关键步骤:选择安装类型。
- 推荐选项 (新手友好): 安装程序通常提供类似 “安装 [发行版名称],与 Windows Boot Manager 共存” 或 “自动安装,与其它操作系统并存” 的选项。强烈建议选择此选项! 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到 Windows 和你之前压缩出来的未分配空间,并为你处理好分区和引导程序 (GRUB) 的安装,这是最安全、最不容易出错的方式。
- 手动分区 (高级用户): 如果你选择 “其它选项” 或 “Something else”,则需要手动创建分区,这需要一定的 Linux 分区知识(至少需要创建 根分区和
swap
交换分区,对于 UEFI 启动还需要一个 EFI 系统分区)。除非你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否则不建议新手手动分区,极易出错导致无法启动。
- 跟随安装向导: 选择时区、键盘布局、创建用户名和密码等。
- 完成安装并重启: 安装完成后,按照提示重启电脑。务必在重启时拔掉 U 盘。
- 选择启动系统: 重启后,你会看到一个名为 GRUB 的引导菜单(通常有倒计时),你可以使用方向键选择是启动 Linux (如 Ubuntu) 还是启动 Windows,选择后回车进入相应系统。
完全替换 Windows (仅限决心告别 Windows 的用户)
- 核心思想: 在安装 Linux 时,选择使用整个硬盘(擦除 Windows 和所有数据),只安装 Linux。
- 优点: 获得最纯粹的 Linux 体验,最大化利用硬盘空间。
- 缺点: 永久删除 Windows 和硬盘上所有数据! 无法再使用 Windows 及其上的软件和数据(除非你之前完美备份了所有需要的东西)。
- 步骤: 与双系统安装的前几步类似(制作U盘,从U盘启动),但在安装类型中选择 “清除整个磁盘并安装 [发行版名称]” 或 “擦除磁盘并安装” 等明确会删除所有内容的选项。选择此选项前,请 200% 确认你已备份了所有重要数据,且不再需要 Windows!
如何选择?
- 只想试试看/偶尔用用: 虚拟机 (方案一) 是最安全、最方便的选择。
- 开发者/主要使用 Linux 命令行工具: WSL (方案二) 提供了极佳的集成和性能平衡。
- 需要完整的 Linux 桌面体验/原生性能/长期使用,且仍需保留 Windows: 双系统启动 (方案三) 是理想方案(务必做好备份和选择自动安装选项)。
- 决心完全转向 Linux,不再需要 Windows: 完全替换 (方案四)(务必做好备份!)。
切换后的建议
- 探索和学习: Linux 的使用逻辑与 Windows 不同,多利用发行版的软件中心/包管理器 (
apt
,dnf
,pacman
等) 安装软件,善用强大的终端命令行,遇到问题,搜索引擎(加上你的发行版名称和问题描述)和官方社区论坛通常是寻找答案的最佳途径。 - 驱动: 大多数硬件在主流发行版中开箱即用,对于 NVIDIA 显卡,可能需要安装专有驱动(Ubuntu 等发行版通常会在安装时或“附加驱动”程序中提供选项)。
- 软件替代: 寻找 Windows 软件的 Linux 替代品(如 LibreOffice 替代 MS Office, GIMP 替代 Photoshop, Thunderbird 替代 Outlook, 各种开源浏览器等),许多专业软件(如 Steam, Spotify, VS Code, Zoom)也提供 Linux 版本。
- 保持更新: 定期更新你的 Linux 系统以获得安全补丁和新功能。
安全与 E-A-T 考量
- 数据安全优先: 本文反复强调备份的重要性,这是保护用户数据安全的核心实践。
- 风险透明: 明确指出了每种方案(尤其是双系统和完全替换)的潜在风险,避免用户盲目操作。
- 推荐主流可靠工具: 建议的工具(VirtualBox, Rufus, Ubuntu, Linux Mint 等)都是广泛使用、社区支持强大、信誉良好的开源或免费软件。
- 提供官方来源: 引导用户从 Linux 发行版官网和微软官方文档获取软件和信息源。
- 明确适用场景: 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新手、开发者、需要完整体验者、决心切换者)推荐了最合适的方案,体现了专业性。
- 避免绝对化: 使用“、“建议”、“可能”等词语,承认技术环境的多样性和潜在例外情况。
- 鼓励社区支持: 建议用户遇到问题时利用官方社区和搜索引擎,这是 Linux 生态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引用说明:
- Linux 发行版 ISO 文件请务必从各发行版官方网站下载,
- Ubuntu: https://ubuntu.com/download/desktop
- Linux Mint: https://www.linuxmint.com/download.php
- Fedora: https://getfedora.org/en/workstation/
- Pop!_OS: https://pop.system76.com/
- Zorin OS: https://zorin.com/os/download/
- 虚拟机软件:
- Oracle VM VirtualBox: https://www.virtualbox.org/
- 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 https://www.vmware.com/products/workstation-player.html
- U盘刻录工具:
Rufus
原创文章,发布者:酷番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loud.kd.cn/ask/6185.html